萬金自行車道

萬金自行車道連接金山與萬裏,全長約15公里,沿途有海景、田園風光和歷史文化,很適合騎車。路線經過中角灣、磺清大橋、金山青年活動中心、水尾漁港、核二廠、員潭溪景觀橋等景點,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風貌與故事。沿途還有餐廳和休憩設施,讓騎乘者可以邊騎車邊享受美食與自然。這條路線不僅讓單車愛好者玩得盡興,也讓家庭遊客能輕鬆享受北臺灣的風景與文化。

萬金自行車道是一條連接金山與萬裏的海岸線路,全長約15公里,沿著北海岸的蜿蜒海岸線與田園風光,結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為單車愛好者與家庭遊客提供舒適且富樂趣的騎乘體驗。這條路線不僅讓騎乘者能欣賞海濱風光,更可深入體驗自然生態與在地文化,成為北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單車騎乘路線之一。

起點為金山區的中角灣,這裡曾是漁港與小漁村的聚集地,如今已轉型為國際衝浪基地,成為年輕人熱衷的水上活動中心。中角灣的沙灘細膩,海景壯闊,沿岸有許多觀光設施,包括遊客中心與YOUBIKE租借站,讓騎乘者能在此歇息、充電,再繼續沿著海岸線前進。中角灣的變遷也反映了地方的發展,從早期的漁業聚落到現代的休閒休養地,展現出臺灣沿海地區的轉型與活化。

沿著萬金自行車道往內陸前進,會經過磺清大橋,這座連接金山與萬裏的古樸橋樑,是路線中最具代表性的視覺點之一。橋樑兩側的景色隨著海浪的拍打與風的吹拂而變化,騎乘者可在此遠眺海平面,感受海風的涼爽與海浪的拍打聲,讓人心曠神怡。磺清大橋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據時期,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如今在單車路線中,更成為騎乘者與觀光客的必經之地,展現出歷史與自然的結合。

接下來的路線經過金山青年活動中心,這棟由地方居民集資興建的建築,結合了活動空間與休閒設施,是當地居民與遊客的聚集地。騎乘者在此可短暫休息,享受一杯咖啡或點心,再繼續沿著海岸線前進。金山青年活動中心的設立,也體現出地方對青年的關懷與支持,成為社區活化的象徵。

沿著路線行進,會到達水尾漁港,這座漁港以其獨特的景觀與夜間的「水尾泛月」聞名。農曆十五夜間,月光映照在漁港的水面上,形成如夢如幻的景象,吸引許多愛好攝影與自然景觀的遊客前來賞月。水尾漁港的漁業文化也值得探索,當地的漁民仍保留著傳統的漁業方式,讓騎乘者能感受到漁港的歷史與現在的結合。

萬金自行車道的後半段轉入萬裏區,路線經過臺電核二廠,這座核電廠的歷史與技術展現出臺灣在能源發展上的成就。騎乘者可在此短暫停留,瞭解核電的運作方式,或前往周邊的景點,如木麻黃黑森林區與濕地木棧道,深入探索自然生態。木麻黃黑森林區是臺灣少數的木麻黃林地,樹木高大挺拔,形成獨特的森林景觀,而濕地木棧道則讓騎乘者能親近自然,觀察濕地生態系統,如候鳥、魚類與水生植物等。

員潭溪景觀橋是萬裏線的終點,這座橋樑橫跨員潭溪,將騎乘者帶入溪流的景色中。橋樑兩側的景觀融合了自然與人工的設計,讓騎乘者在騎乘過程中能感受到溪流的潺潺聲與周圍的綠意。員潭溪景觀橋的設計也展現出工程與自然的結合,成為萬金自行車道的標誌性景點之一。

除了自然景觀,萬金自行車道也包含許多人文歷史的點,例如金山萬裏自行車道的起點與終點,以及沿路的歷史建築與文化設施。例如,路線中曾經存在過的金山溫泉會館,這棟建於日據時期的建築,曾是總督的溫泉招待所,如今已轉為文化設施,讓騎乘者能瞭解過去的歷史與現在的發展。

在萬金自行車道的沿途,也設有許多休憩與用餐的設施,如金山芋圓王與阿秀海鮮,這些在地的美食與服務,讓騎乘者在騎乘過程中能享受風味與服務。金山芋圓王的芋圓口感優良,而阿秀海鮮的海鮮新鮮美味,都是騎乘者在騎乘途中歇息的選擇。

萬金自行車道的路線設計,讓騎乘者能在騎乘過程中,同時欣賞海濱風光、探索自然生態、瞭解歷史文化,並享受在地的美食與服務。這條路線不僅適合單車愛好者,也適閤家庭遊客,讓不同年齡與興趣的遊客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騎乘體驗。無論是追求自然景觀、探索生態系統,或是享受在地文化與美食,萬金自行車道都能提供豐富的體驗,讓騎乘者在騎乘的過程中,感受到北臺灣的風味與魅力。

附近的景點
金山遊客中心
水尾景觀公園
水尾景觀公園
獅頭山公園(獅頭山步道)
獅頭山公園
金山慈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