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地景公園

山佳鐵道地景公園位於新北市樹林區,前身是山佳車站,現在變成結合歷史與自然的公園。這裡有鐵軌、藝術裝置、彩繪牆,還有一座紅色大鋼琴,讓遊客可以拍照、休閒、學習歷史。園內有運煤臺車、隧道遺跡,還有互動設施,讓遊客能參與其中。公園設計講究,鐵軌與自然景觀結合,是個適合拍照、散步、感受歷史的地方。

山佳鐵道地景公園位於新北市樹林區,是結合鐵道歷史與自然景觀的特色園區,其前身為山佳車站,經過修復後轉型為兼具教育與休閒功能的公園。公園以鐵軌為主軸,結合歷史元素與藝術創作,形成獨特的空間格局,吸引許多遊客與攝影愛好者前來探訪。園內不僅有鐵軌、機車展示,還有許多動物造型的藝術裝置,以及反映當地歷史與文化的彩繪牆,為遊客提供沉浸式的視覺與歷史體驗。

公園的核心景點之一是隧道截彎取直後留設的鐵軌用地。這段鐵軌原本是山佳車站與鶯歌間鐵路的延伸路段,因鐵軌改造而被保留下來,成為公園的主軸。遊客可以沿著鐵軌步道行走,感受鐵軌的歷史痕跡,同時也能看到鐵軌兩側的自然景觀,如烏心石樹與花園,形成鐵軌與自然的結合。鐵軌兩側的馬賽克磚彩繪牆,以山佳地區的歷史與文化為主題,設計圖案包括早期的採煤礦、老車站與新車站等,讓遊客在欣賞鐵軌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當地的歷史氛圍。

公園內的運煤臺車是另一個吸引人注意的景點。這些運煤臺車是根據歷史照片複製的,並放置在園內的步道旁,讓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運煤臺車上不僅有梅花鹿與黑熊的造型,還有推著販售零食小車的列車小姐、維修的工人、礦工推車等,這些裝置不僅具有童趣,也反映了山佳地區過去的鐵道歷史。遊客可以拍照留下這些可愛的造型,也可以在運煤臺車旁休息,享受公園的氛圍。

公園內的紅色大鋼琴是另一個亮點。這座鋼琴是園內唯一的音樂設施,其設計採用紅色調,與周圍的鐵軌與彩繪牆形成鮮豔的對比。鋼琴的設置不僅提供音樂體驗,也成為園內的視覺焦點。遊客可以在此演奏或聆聽音樂,感受鐵道與音樂的結合。此外,鋼琴旁的運煤鬥車展示,則是園內另一個歷史元素,展現過去鐵軌運輸的樣貌。

公園的彩繪牆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景點。這面彩繪牆以山佳地區的歷史與文化為主題,設計圖案包括早期的採煤礦、老車站與新車站等。彩繪牆的色彩鮮豔,圖案細膩,讓遊客在欣賞鐵軌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當地的歷史與文化。此外,彩繪牆上還有一些動物造型的設計,如長頸鹿、北極熊等,這些設計不僅具有童趣,也增加了公園的趣味性。

公園的步道設計也十分用心,沿著鐵軌與彩繪牆行走,可以感受到鐵軌的歷史與藝術的結合。步道兩側的烏心石樹,不僅具有觀賞價值,也為公園增添自然景觀。此外,公園內還設有觀景臺,遊客可以在此欣賞園內的鐵軌與彩繪牆,同時也能遠眺周圍的自然景觀。

除了鐵軌與彩繪牆,公園內還設有許多互動式設施,讓遊客可以參與其中。例如,園內的運煤臺車旁設有互動展板,介紹山佳地區的鐵道歷史,讓遊客在欣賞運煤臺車的同時,也能瞭解其歷史背景。此外,園內的彩繪牆上也設有互動設施,遊客可以在此留下自己的畫作,與其他遊客分享創作的樂趣。

公園的設計理念是結合鐵道歷史與自然景觀,讓遊客在欣賞鐵軌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公園的鐵軌與彩繪牆,不僅具有歷史價值,也成為園內的視覺焦點。遊客可以沿著鐵軌步道行走,感受鐵軌的歷史痕跡,同時也能看到鐵軌兩側的自然景觀,如烏心石樹與花園,形成鐵軌與自然的結合。

總體而言,山佳鐵道地景公園是一個結合鐵道歷史與自然景觀的特色園區,其核心景點包括隧道截彎取直後留設的鐵軌用地、運煤臺車、紅色大鋼琴、彩繪牆等。這些景點不僅具有歷史價值,也成為園內的視覺焦點,吸引許多遊客與攝影愛好者前來探訪。公園的設計理念是讓遊客在欣賞鐵軌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是一個兼具教育與休閒功能的園區。

附近的景點
山仔腳公園
山佳車站
鹿角溪公園
蓋淡坑遺址
樹林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
台灣原住民族企業社(瑪伐流國際工藝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