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張歷史公園

十四張歷史公園位於新店區,結合農村歷史與現代設施,打造一個適合親子遊玩的空間。公園內有穀倉溜滑梯、水圳遊戲區、沙坑、彈跳牀等設施,讓不同年齡層的遊客都能玩得開心。這裡還具備防災功能,緊急時可當避難場所。水圳遊戲區模擬農村水圳,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歷史,而吊索、稻禾攀爬架等設施也讓公園充滿挑戰與趣味。

十四張歷史公園位於新店區央北重劃區,是一個融合農村歷史與現代遊樂設施的特色公園。整體設計以「農村及水圳」為主題,結合防災功能與親子親子活動,成為一個兼具教育性與娛樂性的休憩空間。公園內設有多樣化的遊樂設施,包括三層樓高的穀倉溜滑梯、水圳遊戲區、吊索、彈跳牀、沙坑、稻禾攀爬架等,為不同年齡層的遊客提供不同的遊玩體驗。以下將針對公園內重點地點進行介紹。

首先,公園最引人注目的設施是位於中央的穀倉溜滑梯。這座溜滑梯高達十公尺,設計為螺旋式結構,結合水泥滑梯,形成一個充滿童趣的遊樂場景。為了讓遊客更易接近,園內設有無障礙坡道,方便不同年齡層的兒童使用。溜滑梯的頂端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挑戰,例如攀爬網或蜘蛛網,才能到達最頂端。雖然部分遊客會選擇較短的水泥滑梯,但對於喜歡挑戰的兒童來說,螺旋溜滑梯的設計極具吸引力。溜滑梯的下方則是沙坑,提供細緻的白沙,讓遊客可以在沙坑中玩耍,同時也為夏天的遊樂增添涼爽的氛圍。

接下來是水圳遊戲區,這是一個結合農村歷史與水圳意象的遊樂場景。水圳遊戲區分為三個小區塊:水汲桶、農田水圳和水桶瀑布。水汲桶區有兩種汲水工具,一種是綠色的汲水器,另一種是紅色球狀的汲水器。水汲桶的設計特別,壓出的水不是從汲水器噴出,而是由前方看似石頭的裝置出水,這種設計讓遊客在玩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農村生活的特色。水汲桶區還設有水桌,水龍頭打開也有水,讓遊客可以在此進行簡單的水玩活動。與水汲桶相連的是農田水圳區,沿著地上水藍色的河流意象鋪面,可以看到模擬過往農田水圳的意象,甚至還能看到香魚圖案,這讓遊客在玩樂的同時,也能瞭解農村歷史的背景。最清涼的水桶瀑布則預計在七月份開放,當水滿了就會自動倒下來,為遊客提供涼爽的體驗。

除了水圳遊戲區,公園內還有吊索設施,這是一般公園中比較少見的遊樂器材。吊索需要大人幫忙推一把,滑到底時會有一個反彈的力量回彈一小段,但還是需要靠人力推回起點才能讓下一個小朋友玩。這座吊索設有座椅,讓小小孩也可以玩,增加了遊樂的趣味性。吊索的設計不僅讓遊客在玩樂中感受到風速的變化,也讓公園的空間利用更加高效。

彈跳牀與彈跳網也是公園內受歡迎的遊樂設施。彈跳網的彈力非常不錯,讓兒童在跳躍中感受到快樂。彈跳牀則提供一個平穩的跳躍空間,讓遊客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動。這些設施不僅讓兒童在玩樂中放電,也讓家長在陪孩子玩樂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放鬆的時刻。

公園內的沙坑設計非常用心,除了提供細緻的白沙,還設有遮陽的結構,讓遊客在夏天來玩時不會太熱。沙坑的設計不僅讓兒童在玩耍中感受到沙子的質感,也讓家長在陪伴孩子時,能享受到涼爽的環境。此外,沙坑的設計也讓遊客在玩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農村生活的特色。

稻禾意象攀爬架是公園內另一個重要的遊樂設施。這座攀爬架以農村歷史為主題,結合原木跳樁與水圳遊戲區,讓兒童在攀爬中感受到農村生活的特色。攀爬架的設計不僅讓兒童在挑戰中感受到成就感,也讓遊客在玩樂的同時,能瞭解到農村生活的歷史背景。

公園的防災功能也是其一個重要特色。作為新北市首座機能轉換型防災公園,這座公園在災難來臨時可以變身成多功能的避難收容場所。公園內的草地除了可以遊戲活動之外,地勢略高的草丘也可以在災時安頓災民。這讓公園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是遊樂場景,也能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安全的避難空間。

此外,公園內的鞦韆區也是遊客熱衷的遊樂場景。公園內設有各式各樣的鞦韆,包括傳統的鞦韆與鳥巢鞦韆。雖然鳥巢鞦韆可以讓身障的小朋友也能享受盪鞦韆的快感,但公園內的鞦韆區設有不同類型的鞦韆,讓各個年齡層的兒童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遊樂方式。這讓公園在提供遊樂同時,也能讓不同需求的兒童都能享受其中。

中央廣場則是公園內的另一個重要區域,這裡有寬闊的空地,可以在此溜滑板車、滑步車等,也設有階梯狀的座位,適合小型展演活動。此外,公園內的洗手檯設計高度不一,方便不同年齡層的兒童使用。雖然目前廁所仍在興建中,但中央廣場的設計讓遊客在玩樂的同時,也能享受到舒適的環境。

總體而言,十四張歷史公園是一個融合農村歷史與現代遊樂設施的特色公園,其內設有多樣化的遊樂設施,包括穀倉溜滑梯、水圳遊戲區、吊索、彈跳牀、沙坑、稻禾攀爬架等,為不同年齡層的遊客提供不同的遊玩體驗。公園的設計不僅讓遊客在玩樂中感受到農村生活的特色,也能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安全的避難空間,成為一個兼具教育性與娛樂性的休憩空間。

附近的景點
安坑輕軌公共藝術
新店溪陽光橋
安心橋
陽光運動園區
米靈岸音樂劇場
景美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