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章雕像在金門太武山腰,是金門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徵,周圍還有許多戰史、自然與歷史遺跡相關的景點,形成融合歷史與自然的熱門旅遊地。雕像建於1950年代,紀念劉玉章少將,造型莊嚴,展現戰地氣息。附近還有鄭成功觀兵奕棋處、蔡厝古道、海印寺與太武池等景點,每個地方都蘊藏豐富的歷史與自然風光,讓遊客能深入體驗金門的歷史與美景。
劉玉章雕像矗立於金門太武山腰,是金門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象徵,其周圍亦分佈著多處與戰史、自然景觀及歷史遺跡密切相關的景點,形成一處融合歷史敘事與自然風景的旅遊熱點。這些地點不僅展現金門的地理特色,也串聯起金門的歷史記憶與自然之美,吸引遊客深入探索。
劉玉章雕像本身建於1950年代,為紀念在金門戰役中英勇犧牲的劉玉章少將,其雕像造型莊嚴,以鋼鐵與水泥構成,展現強烈的歷史氣質。雕像的設計融合了軍事風格與簡潔的結構,成為金門戰地文化的重要標記。雕像周圍的環境亦具備戰地歷史的痕跡,如太武山腹中的擎天廳,這是一個由山壁鑿成的巨型空間,曾是軍方用來進行戰時會議與訓練的場所,其開鑿痕跡與岩石紋理,至今仍能感受到戰時的堅毅與壯闊。
沿著劉玉章雕像所在的山巒,遊客可前往鄭成功觀兵奕棋處,這處位於太武山北麓,是明末鄭成功與幕僚們戰時觀兵運籌、閒來弈棋遣興的地方。此處的天然巖洞內曾有刻上棋盤的古桌椅,但現今已因歲月摧殘而傾毀,取而代之的是臺灣軍方的重修版本。洞旁的平臺居高望遠,可俯瞰金門島的風光,尤其在日出時刻,太武山的景色更顯壯麗。此處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遊客感受金門歷史氣息的重要地點。
從鄭成功觀兵奕棋處往南行,可沿著蔡厝古道深入太武山腹。這條古道由天然岩石鋪成的階梯狀步道,因石階眾多,當地人又稱為「百二階」。古道的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曾是沙美通往山外的捷徑,金門先人挑著鹽巴和豆腐,越過山頂,運往另一頭的山外販賣,形成這條不折不扣的歷史之路。現今的蔡厝古道已成為徒步愛好者的熱門路線,其陡峭的坡度與歷史的痕跡,為遊客提供一場身臨其境的歷史探險。
在太武山的另一側,海印寺與太武池則展現金門的自然美景與宗教文化。海印寺座落於太武山腳,其建築風格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寺內的經殿與佛像皆具備精緻的雕刻藝術。而太武池則為一處人工水庫,周圍峭壁陡立、樹林環繞,景緻秀麗,是賞日出的佳地。池邊的頑石點頭勒石羣,則是金門的歷史文化見證,這些勒石記錄了當地居民的智慧與信仰,亦成為遊客拍照留念的熱門地點。
劉玉章雕像與周邊景點的聯繫,也體現了金門的戰地歷史與自然景觀的交融。例如,太武山的擎天廳與劉玉章雕像同處一處山巒,這座由山壁鑿成的巨型空間,曾是軍方用來進行戰時會議與訓練的場所,其開鑿痕跡與岩石紋理,至今仍能感受到戰時的堅毅與壯闊。而劉玉章雕像本身,則是金門戰地文化的重要象徵,其歷史背景與周邊景點的結合,使得遊客在探索歷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金門的自然風光。
此外,劉玉章雕像附近的其他景點,如金門植物園、象山金剛寺等,亦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旅遊選擇。金門植物園位於太武山腳,園內種植多種金門特有的植物,是瞭解金門生態與植物多樣性的理想地點。而象山金剛寺則座落於頂蘭,因建於地理形勢似象的象山,因此稱象山金剛寺。此寺的建築風格與金門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連,是遊客探索金門宗教文化的重要地點。
總體而言,劉玉章雕像及其周邊景點,不僅是金門戰地文化的重要見證,也展現了金的自然美景與歷史深度。這些地點的結合,使得遊客在探索金門的歷史與自然風光時,能有一個完整的體驗。無論是歷史的見證、自然的美景,或是文化的精神,劉玉章雕像及其周邊景點,都是金門不可錯過的旅遊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