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章路牌坊

玉章路牌坊位於金門太武山登山口,是金門重要的歷史建築,由劉玉章將軍在1950年代倡建,紀念他在金門防禦的貢獻。牌坊採用中式設計,有「玉章路」字樣,象徵金門的軍事歷史。它不僅是登山入口,也是歷史與自然景觀的交織地標,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參觀。牌坊位於太武山東側,靠近海濱,讓遊客可同時欣賞海景與山勢。此外,它也具有教育與文化價值,提醒人們金門的戰史與防禦記憶。

玉章路牌坊位於金門縣的太武山登山入口處,作為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築之一,它不僅是登山者的起點標誌,更是金門戰史與軍事文化的重要象徵。這座牌坊建於1950年代,由當時的金門防衛部司令劉玉章將軍親自倡議興建,以紀念他在任內對金門防衛的貢獻,同時也作為登太武山的正式入口。牌坊的歷史背景與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金門歷史與自然景觀交織的重點地標,吸引著許多遊客與歷史愛好者前來探訪。

從地理位置而言,玉章路牌坊座落於太武山的東側山腳,處於金門與福建省之間的臨海位置。太武山作為金門最高峯,其周圍地形複雜,山脈起伏,而玉章路牌坊則位於山腳的緩坡處,與金門的海濱景觀相接。這座牌坊的建造,不僅是為了標示登山入口,也成為金門與大陸之間歷史記憶的象徵。從牌坊的視角望去,可以同時看到金門的海濱風光與太武山的巍峨山勢,形成一幅壯麗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歷史背景方面,劉玉章將軍在1950年代擔任金門防衛部司令,這段時期正值國共內戰激烈階段,金門作為防禦要地,成為戰事的重要場域。劉玉章將軍在任內,不僅加強軍事防禦,也積極興建軍事設施與交通路線,以確保金門的戰時安全。玉章路牌坊的興建,正是他在任內對金門防衛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這座牌坊的建造,不僅是為了標示登山入口,也象徵著劉玉章將軍對金門防禦的堅決決心,以及他對金門軍民的領導與責任感。

建築風格上,玉章路牌坊採用傳統中式牌坊設計,整體結構穩重,以水泥與石頭為主要建材,並在牌坊的中央位置設有「玉章路」四字勒石,字體莊重有力,展現出當時的軍事氣質。牌坊的兩側則有對稱的柱子,柱子上雕刻有戰爭時期的軍事圖案,象徵著金門的軍事歷史。整體建築風格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既保留了中式建築的特色,也展現出當時的軍事風格。

玉章路牌坊作為太武山登山入口的標誌,其地理位置在登山路線中具有重要的導覽作用。當遊客抵達牌坊時,便進入了太武山的登山區域,這座牌坊也成為登山者們的第一個導覽點。牌坊的設置,不僅讓遊客清楚知道他們已經進入太武山的範圍,也提醒他們注意山地的地形與氣候條件。此外,牌坊的設置也讓遊客在進入太武山前,有機會欣賞到金門的海濱風光與太武山的壯麗山勢,形成一場視覺上的震撼。

除了歷史與地理位置的意義,玉章路牌坊在文化與教育方面也具有重要價值。這座牌坊的存在,讓遊客在登山之前,便能感受到金門的軍事歷史與文化背景。牌坊上的勒石與雕刻,不僅是對劉玉章將軍的紀念,也展現了金門在戰爭時期的歷史記憶。當遊客站在牌坊前,可以感受到這座建築所蘊含的歷史厚重感,也讓他們對金門的歷史有更深的理解。

此外,玉章路牌坊在登山路線中,也成為遊客們的休息點與拍照點。許多遊客在抵達牌坊後,會在此處稍作休息,並拍攝照片作為記憶。牌坊的設計與環境,使其成為一個理想的攝影點,讓遊客可以拍攝到金門的海濱風光與太武山的壯麗山勢。這座牌坊的存在,不僅讓遊客在登山途中有一個休息的點,也成為他們記憶金門的重要象徵。

在軍事歷史方面,玉章路牌坊的設置,也與金門的軍事防禦有關。太武山作為金門的軍事要地,其周圍設有許多軍事設施,而玉章路牌坊的設置,則是為了讓軍事人員與防禦單位在進入太武山時,有機會確認他們的方位與路線。這座牌坊的存在,也讓遊客在登山途中,有機會瞭解到金門在戰爭時期的軍事防禦情況。

總體而言,玉章路牌坊作為金門歷史與自然景觀的重要象徵,其地理位置、歷史背景、建築風格與文化價值,使其成為金門不可或缺的重點地標。這座牌坊的存在,不僅讓遊客在登山途中有一個導覽點,也讓他們對金門的歷史與文化有更深的認識。玉章路牌坊的設置,展現了金門在戰爭時期的歷史記憶,也成為金門與大陸之間歷史連結的重要象徵。

附近的景點
太武山風景區
劉玉章雕像
擎天廳
斗門古道
石兔
金門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