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山

五虎山是金門第二高山,由五座小山丘組成,不僅自然景觀壯麗,還有豐富的歷史與生態資源。步道全長1.5公里,沿途有北嶽廟、碉堡遺址與觀景平台,適合登山健行。山頂可遠眺太武山與對岸海域,景色壯闊。五虎山過去曾是軍事據點,現為生態保護區,有豆梨、楓香等原生植物,還有野生孔雀。周邊還有北嶽廟、民俗文化村等景點,讓遊客能深入體驗金門的歷史與文化,是金門不可錯過的旅遊勝地。

五虎山位於金門縣山後聚落附近,是金門第二高山,總高約127公尺,由美人山、虎螺山、寨仔山、獅山及面前山五座小山丘組成。這座山丘羣不僅是金門東北角的自然景觀代表,更是兼具歷史、生態與文化價值的旅遊熱點。從山後民俗文化村出發,沿著五虎山步道攀登,可見山勢險峻卻不失自然原貌,沿途林木茂密,生態多樣,山頂有觀景平臺,遠眺太武山與對岸海域,景色壯麗。五虎山不僅是登山健行的勝地,更因軍事歷史背景、自然生態與文化景觀,成為金門重要的旅遊景點。

五虎山步道是金門最知名的登山路線之一,全長約1.5公里,分為三條步道,分別從山後民俗文化村後方的獅山入口、楓香林至五虎山車轍道登山口,以及從山後聚落對面進入。步道沿途林木繁茂,植被豐富,包含豆梨、楓香、樟樹等原生植物,2至3月花朵盛開時,景色美不勝收。步道沿途有北嶽廟、五虎山觀景平臺、碉堡遺址等景點,適合登山者在攀登過程中欣賞自然景觀與歷史遺跡。從入口開始攀登約20分鐘即可到達五虎山觀景平臺,從此可俯瞰山後聚落與馬山海岸線,遠處則可見青嶼與對岸海域的壯闊景色。若想觀賞日出,可於清晨提前到達,山頂的觀景臺向東方可見山後,向北方可見青嶼與獅山海岸,向西方則可見山西聚落,景色令人讚嘆。

五虎山的歷史背景與軍事價值使其成為金門重要的歷史景觀。這座山丘羣在過去是國軍訓練對空射擊的軍事據點,山頂設有碉堡與觀景臺,曾是戰時重要的指揮與觀察點。軍事遺跡包括五虎山觀景臺、碉堡增建觀景臺,以及步道沿途的軍事印記。這些遺址不僅展現金門在戰時的防禦工事,也讓遊客能感受到歷史的痕跡。此外,五虎山的地形險峻,人煙稀少,長期的軍事管制使其自然生態得以保存,成為生態研究的重要範圍。山頂的觀景平臺與步道沿途的林相,為金門特有的生態景觀,吸引許多生態愛好者與自然觀察者前來探訪。

五虎山的生態價值與自然景觀,使其成為金門重要的生態旅遊地。山頂的觀景平臺與步道沿途的林木,涵蓋多種原生植物,包括豆梨、楓香、樟樹等,其中豆梨是金門特有的珍貴植物,花期為2至3月,花色純白,花香四溢,是金門生態旅遊的標誌性景觀。山頂的觀景臺與步道沿途,也常見各種鳥類,如畫眉、麻雀、鷹等,生態多樣性令人驚嘆。此外,五虎山的自然環境也孕育了金門野生孔雀,偶爾可見孔雀在山林間活動,為金門的生態景觀增添一抹亮色。這些生態資源,使五虎山成為金門重要的自然保護區,吸引許多生態旅遊者與研究者前來探訪。

五虎山的周邊景點也為其增添了文化與歷史價值。例如,北嶽廟位於五虎山步道入口旁,建於宋朝,主祀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金門人稱為「嶽王公」,是金門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廟宇保存完好,建築風格古樸,是金門歷史文化的見證。此外,山後民俗文化村位於五虎山步道的另一端,村內保留了許多傳統建築與文化遺產,如古厝、祠堂、傳統工藝等,是金門歷史與文化的重要展示地。村內的五虎山步道與北嶽廟,為登山者提供了休憩與參拜的場所,也讓遊客能深入體驗金門的民俗文化。

五虎山的周邊景點,如馬山觀測所、官澳風獅爺、象山金剛寺等,也與五虎山形成一個完整的旅遊景觀。馬山觀測所位於馬山海岸線,是金門重要的觀測點,可見遠處的海景與天象,是金門觀光的重要景點。官澳風獅爺是金門著名的風獅文化象徵,位於官澳聚落,是金門的歷史文化標誌。象山金剛寺則位於象山,是金門重要的佛教寺廟,寺內有許多歷史文物與佛教文化遺產。這些景點與五虎山相輔相成,共同構成金門的旅遊景觀。

五虎山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使其成為金門重要的旅遊地。從五虎山步道攀登,不僅能欣賞山頂的壯闊景色,也能感受歷史的痕跡與自然的生態。五虎山的觀景平臺與步道沿途的景觀,為遊客提供了休憩與賞景的場所,而其周邊的景點,如北嶽廟、民俗文化村、馬山觀測所等,則讓遊客能深入體驗金門的歷史與文化。五虎山的自然生態與歷史價值,使其成為金門不可錯過的旅遊景點,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探訪。

附近的景點
北嶽廟
獅山砲陣地
山后民俗文化村
楓香林
獅山海灘
船型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