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海濱公園在小金門烈嶼東部,是當地重要的休閒設施,結合自然與歷史。原本是軍事基地,開放後轉型為觀光景點,有沙灘、海蝕岩與歷史遺跡。入口在羅厝漁港,沿九宮坑道可見戰時隧道與海蝕地貌。公園還設有戰史館、將軍堡與八達樓子等歷史景點,以及保生大帝廟、羅厝媽祖公園等文化場所。設計融合自然與人文,讓遊客既能賞景,也能感受烈嶼的歷史與文化。
東林海濱公園位於烈嶼東部,是小金門最具代表性的休閒休憩設施之一。公園的開發背景與軍管時期的解除密切相關,自從金門開放後,這座原本以軍事防禦為主的島嶼,逐漸轉向生活與觀光的發展。東林海濱公園的建設,不僅是為了提供居民一個舒適的休閒場所,也成為遊客瞭解烈嶼歷史與自然景觀的重要據點。公園的設計融合了海岸線的自然景觀與人工設施,形成一個兼具生態、歷史與休閒功能的綜合性空間。
公園的入口處位於羅厝漁港南側,沿著九宮坑道的延伸路線,可以感受到烈嶼特有的地形特色。九宮坑道是烈嶼重要的歷史遺產,這條隧道原本是戰時用來運送軍糧與人員的通道,後經整修成為觀光步道。沿著坑道行走,可以見到峭壁上的海蝕巖與潮間帶的生態,這也是東林海濱公園的重點景點之一。坑道兩側的巖壁上,常常可以看到因海水侵蝕形成的奇特形狀,這些自然形成的景觀,與坑道內的歷史痕跡相結合,為遊客提供了視覺與歷史的雙重體驗。
公園的海岸線部分,依附於烈嶼東部的花崗片麻岩地形,這種岩石因長期受海水侵蝕,形成了許多特殊的海蝕地貌。沿岸的沙灘與巖壁交錯,形成了一幅獨特的海岸線景觀。公園的設計充分利用了這種自然地形,使得遊客可以在沙灘上漫步,或是在巖壁上遠眺海天一色的景觀。此外,公園的海岸線部分也設有觀景平臺,遊客可以在此處欣賞烈嶼的全景,包括遠處的金門本島與對岸的廈門市,這也是東林海濱公園的一大特色。
公園的中心區域是東林濱海公園的主體部分,這裡有著廣闊的沙灘與海蝕巖景觀,是遊客最常到訪的地方。公園的沙灘部分,因長期受海水作用,形成了許多天然的沙洲與潮間帶,這些地方不僅是休閒娛樂的場所,也是生態觀察的重點區域。公園的生態環境十分豐富,許多鳥類在此棲息,遊客可以在此處看到各種鳥類在空中飛舞,或是在沙灘上覓食的景象。此外,公園的海岸線部分也設有觀測點,遊客可以在此處遠眺烈嶼的海景,感受海風的吹拂與海浪的拍打。
除了自然景觀,東林海濱公園也設有幾處歷史與文化景點。其中,公園的東側設有烈嶼湖井頭戰史館,這座戰史館位於湖井頭村,是記錄烈嶼戰史的重要場所。戰史館內展示了大量的歷史圖片與文獻,詳細記錄了烈嶼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戰役與歷史事件。此外,公園的附近也設有「將軍堡」,這座碉堡是烈嶼重要的歷史遺產,建於民國47年,是當時國軍的重要防禦據點。將軍堡的設計與結構,反映了當時的軍事防禦需求,如今這座碉堡已成為觀光與歷史教育的重要場所。
公園的另一個重點景點是「八達樓子」,這座城堡位於西宅社區前,是為紀念烈嶼戰爭中七位英勇戰士而建的紀念建築。八達樓子的設計與結構,參考了當時的軍事防禦工事,使其成為一個兼具歷史與觀光價值的景點。遊客可以在八達樓子的周圍漫步,感受烈嶼的戰爭歷史與當代的和平氛圍。
此外,公園的東側設有「保生大帝廟」,這座廟宇是烈嶼重要的宗教與文化景點。廟宇的設計與結構,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建築風格,使其成為一個兼具信仰與觀光功能的場所。廟宇內的保生大帝塑像,栩栩如生,是遊客參拜與拍照的熱門地點。
公園的西側則設有「羅厝媽祖公園」,這座公園位於羅厝後山制高點,擁有俯瞰羅厝漁港與東林濱海公園沙灘地的絕佳視野。公園內的媽祖石像,是羅厝的新地標,遊客可以在此處欣賞媽祖的神像,並感受媽祖信仰的莊嚴與神祕。
東林海濱公園的設計與規劃,充分考慮到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的結合。公園的每個角落,都散發著烈嶼的歷史與文化氣息,使得遊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深入瞭解烈嶼的歷史與文化。公園的設施與景點,不僅為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場所,也成為遊客瞭解烈嶼歷史與自然景觀的重要窗口。無論是喜歡自然景觀的遊客,還是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遊客,都能在東林海濱公園找到屬於自己的景點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