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石雕公園位於浯江溪口南岸,是一個結合花崗巖藝術與金門在地文化的園區。這裡有許多大型雕塑,還有伯玉亭、進士牆與博士壁等歷史建築,展現金門的文脈與歷史。伯玉亭是紀念胡璉將軍的涼亭,進士牆與博士壁則刻有金門歷代進士與博士名單。園區還有多個藝術主題展區,如「斯土系列」與「鋒系列」,雕塑風格多樣,與自然景觀融合。夜間時,燈光秀讓公園變得浪漫,雕塑與景觀在光影中呈現不同魅力,讓金門的藝術與歷史在白天與夜晚都令人驚豔。
金門石雕公園位於浯江溪口南岸,是一座以花崗巖為主軸的藝術園區,結合了金門在地文化與現代藝術的雙重魅力。園區內不僅陳列著許多以浯島特有的花崗巖創作的大型雕塑,更透過不同主題的藝術展覽,展現金門深厚的人文歷史與創意精神。從「斯土系列」的抽象表現,到「鋒系列」的幾何構圖,再到「歷史軌跡」的歷史回溯,每一座雕塑都像是在訴說金門的故事,而園內的伯玉亭、進士牆與博士壁,則以實體文字與建築形式,將金門的文脈與歷史記載凝固在空間中,形成一種既現代又傳統的藝術氛圍。
園區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中央的伯玉亭。這座涼亭是以紀念胡璉將軍而建,因將軍字伯玉,故取名為「伯玉亭」。亭子周圍的進士牆與博士壁,則是金門自古以來文人輩出的見證。牆上刻有從明朝到清朝,金門鄉試中舉的進士名單,以及金門學子在國內外取得博士學位的名單。這些文字不僅是歷史的記載,更是一種對金門文脈的肯定與回溯。牆面的設計採用了傳統的石雕工藝,每一筆每一畫都經過精心雕刻,使得整面牆看起來如同一幅歷史長卷,讓人在漫步之間,便能感受到金門的文風與學脈。
與伯玉亭相鄰的區域,則是園區內最富藝術感的空間。這裡陳列著以「斯土系列」為主的雕塑作品,這些雕塑以自然的花崗巖為材料,經過藝術家的巧手雕琢,呈現出一種質樸卻深刻的美感。例如「斯土系列」中的「蟹」與「牛」,以簡潔的線條與質感,表現出動物的動態與生命力,而「女」與「男」則以抽象的形狀,展現人類的形態與情感。這些雕塑並非只是靜止的藝術品,而是與周圍的環境產生互動,與園內的草地、小橋、流水形成一種自然與人工的對話。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區域是「鋒系列」的展區。這系列雕塑以幾何形狀為主軸,通過不同的切割與組合,表現出一種現代藝術的風格。例如「火形劍鋒」以紅色的燈飾為裝飾,與周圍的環境產生視覺對比,而「金形劍鋒」則以金黃色的燈飾為裝飾,與夜間的燈光秀形成一種光與影的交錯。這些雕塑不僅在形式上具有張力,更在色彩與光影的運用上,展現出藝術家的創意與技術。
除了雕塑作品,園區內的景觀設計也十分用心。園內有著大片平坦的草地,與小橋流水的景觀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自然與人工的平衡。這座公園不僅是觀光的景點,更是一處適合放鬆與休憩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漫步在草地上,欣賞雕塑的細節,也可以坐在小橋上,觀賞溪水的流動,感受金門的自然與人文。
而當夜幕降臨,金門石雕公園便會變身為一個浪漫的燈光秀場。自2022年2月25日止,每天18:00至22:0實在的燈光秀活動,使得園區在夜間時刻呈現出不同的魅力。燈光秀的設計融合了現代科技與傳統藝術,使得每一座雕塑都成為燈光的載體。例如,「斯土系列」的雕塑在夜間會被裝飾上柔和的燈光,使得整座雕塑在黑暗中也具有視覺的吸引力,而「鋒系列」的雕塑則會在夜間被裝飾上閃爍的燈光,使得整座園區在夜間時刻呈現出一種光與影的交錯。
此外,園區內的燈光秀還會與周圍的景觀產生互動,例如與小橋、流水、草地等自然景觀結合,使得整座園區在夜間時刻呈現出一種詩意的氛圍。這種燈光秀的設計,不僅讓遊客在夜間時刻感受到金門的藝術氣息,也讓金門的夜景成為一種特殊的體驗。
除了燈光秀,園區內的雕塑作品在夜間時刻也具有特殊的魅力。例如,「伯玉亭」在夜間會被裝飾上柔和的燈光,使得亭子在黑暗中也具有視覺的吸引力,而「進士牆」與「博士壁」在夜間時刻則會被裝飾上閃爍的燈光,使得整面牆在黑暗中也具有視覺的吸引力。這種燈光的設計,不僅讓遊客在夜間時刻感受到金門的藝術氣息,也讓金門的夜景成為一種特殊的體驗。
總體而言,金門石雕公園是一處結合了藝術、歷史與自然的空間。這裡的雕塑作品不僅展現了金門的文脈與學脈,也展現了藝術家的創意與技術。而園區內的景觀設計與燈光秀,則使得這座公園在不同時間點呈現出不同的魅力,成為金門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金門石雕公園都是一處值得遊客前來體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