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長公館經過改造,變成「不老夢想125號」,保留歷史風貌,融合藝術與社區活動。外觀有和洋風格,紅綠造景點讓空間活潑。內部有銀髮夫妻攝影展、不老騎士紀錄展,還有銀髮族經營的點心販售,像南瓜布丁、碗粿,風味獨特。還有真人圖書、電影院、照顧角落等活動,讓人深入了解銀髮族的熱情與智慧,是一個結合文化與創新,吸引許多遊客的特色空間。
臺中市長公館,原為日治時期的官邸,現已轉型為「不老夢想125號」,這座歷史建築在經過精心規劃與活化後,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文化記憶,更成為一個結合藝術、文化、社區與銀髮族就業的多功能空間。從外觀到內部,每一處設計都體現出對過去的尊重與對未來的創新,吸引許多遊客與在地居民前來探訪。以下將從主要地點與活動出發,深入介紹這座具有特色的空間。
首先,建築外觀的設計融合了和洋混搭風格,紅色與青綠色的造景點讓整體空間充滿活力。入口處的木製看板以粉紅色系為主,搭配簡約的設計,成為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而在後方,另一處青綠色系的景觀則增添了一抹自然的氣息,讓遊客在進入空間前便能感受到這裡的獨特氛圍。這座建築本身雖然年邁,但經過修復與改造後,依然保留著歷史的痕跡,同時也融入了現代的藝術元素,成為一個連結過去與現在的象徵。
步入內部後,可以看到「時光正好、愛情不老」的公益攝影展。這項展覽以白髮銀髮的夫妻為主題,展現出他們共同走過的人生階段與愛情故事。這些照片不僅是對銀髮族生活的記錄,也傳達出對愛情與年齡的重新定義。展覽現場還設有乾燥花的佈景,遊客可以在此拍照打卡,與展覽主題產生連結。這種以藝術形式呈現銀髮族生活的方式,讓訪客對這羣長者有了更深的認識與共鳴。
除了攝影展,不老夢想125號的展覽空間也定期舉辦其他主題的活動。例如,「不老騎士」的主題展覽,介紹銀髮族如何透過騎乘摩托車展現活力與熱情,這項活動源於2007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帶領17位平均81歲的銀髮族完成的摩托車環臺壯舉。這座展覽不僅讓遊客瞭解到銀髮族的活力與堅持,也激勵更多人重新思考年齡與人生的關係。此外,展覽空間也設有「不老水手」、「不老百老匯」與「不老棒球」等主題,這些活動不僅是對銀髮族生活的記錄,也展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創造力。
在展覽空間的周圍,設有「不老食埕」,這是由一羣銀髮族共同經營的輕食小點販售點。這裡的點心包括不老布丁與不老碗粿,都是由銀髮族親手製作,價位親民且風味十足。南瓜口味的布丁帶有淡淡的南瓜香氣,搭配黑糖水的醬汁,讓整體口感更加豐富。而菜脯口味的布丁則是比較能被大眾接受的選擇,相較之下,南瓜的甜味略勝一籌。除了布丁,碗粿也是這裡的特色,結合南瓜、菠菜、紅麴米或紫心地瓜等食材,手工竹蒸籠裡製成的碗粿,既像米布丁又像馬卡龍,色彩繽紛,令人印象深刻。這些點心不僅是對傳統食物的致敬,也展現了銀髮族在創新與傳統之間的平衡。
在展覽空間的另一側,設有「不老真人圖書」的活動,每週四與週日的下午,會有銀髮族親自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與經驗。這些故事不僅是對個人生活的回顧,也展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期許。透過這項活動,遊客可以更深入地瞭解銀髮族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他們的智慧與熱情。
除了展覽與點心,不老夢想125號的空間中還設有「不老電影院」,每月25日會放映「不老騎士」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不僅記錄了銀髮族的壯舉,也展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堅持。透過電影院的活動,遊客可以更深入地瞭解銀髮族的故事,並感受到他們的活力與熱情。
在展覽空間的周圍,設有「125°C照顧角落」,這是一個專為長期照顧服務設計的空間,提供諮詢與陪伴服務。這個空間不僅是對銀髮族的照顧,也展現了社會對高齡化社會的關注與支持。透過這項服務,遊客可以更深入地瞭解長期照顧的必要性,並感受到社會對銀髮族的關懷。
不老夢想125號的空間中,還設有「慢食悠活-仙角百老匯套餐」,這是一道結合老記憶與新滋味的料理。這道料理以完美肥瘦比例炒出香氣四溢的肉燥,搭配現磨在來米漿,融合南瓜、菠菜、紅麴米或紫心地瓜等食材,在手工竹蒸籠裡製成的碗粿,既像米布丁又像馬卡龍,色彩繽紛,令人印象深刻。這道料理不僅是對傳統食物的致敬,也展現了銀髮族在創新與傳統之間的平衡。
總體而言,不老夢想125號是一個融合歷史、藝術、文化與社區的空間,它不僅保留了原市長官邸的文化記憶,也透過創新與活化,讓這座建築成為一個充滿活力與熱情的空間。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體現出對過去的尊重與對未來的創新,吸引許多遊客與在地居民前來探訪。透過這座空間,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銀髮族的生活與故事,並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