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峯菇類產學館在台中霧峯,是台灣唯一專門介紹菇類文化的博物館。館內結合科學、教育與創新,展區以菇類生命史為主軸,從生態、文化到產業歷史都有詳細介紹。還有互動展項,讓參觀者親身體驗菇類的生長與應用。館內還展示菇類在農業4.0的應用,以及未來在永續發展中的潛力,讓人看到菇類產業的多面性與創新價值。
霧峯菇類產學館位於臺中市霧峯區中正裏四德路10號6樓,是臺灣唯一一座專門介紹菇類文化的主題博物館,也是全臺僅有的兩座菇類博物館之一(另一座在荷蘭)。這座由霧峯農會打造的空間,不僅展現菇類的科學知識與產業歷史,更結合教育、文化與創新,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從踏入館內的那一刻起,參觀者便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氛圍——那是一種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也是一種對知識與創新的追求。
館內的設計以「菇類的生命史」為核心主題,展區的佈局巧妙地將菇類的生態、文化與產業歷史串聯起來。入口處的天花板上,以巨型菇類造型作為引導,彷彿在告訴參觀者:「你正邁入一個與菌類相關的奇幻世界。」而大門處的一棵剖面造型的傘菇,則是以藝術化的形式展現菇類的內部結構,讓參觀者在第一眼就能感受到菇類的神祕與科學性。
展區的第一個重點是「菇類的生命史」。這裡透過多媒體展示與實體標本,介紹菇類的生長過程、繁殖方式與生態角色。例如,展區中展示了菇類彈射孢子的17種方法,這項科學知識讓參觀者驚訝於菇類的智慧與精巧。此外,展區還介紹了蘑菇發出的特殊聲音,以及螢光菌、仙女環等神祕菇類的生態特徵,讓人對菇類的多樣性與神祕感產生更深的興趣。
接下來是「人類與菌類的關係」展區。這部分展區結合了菇類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包括食用、藥用與宗教藝術等層面。例如,展區中展示了一系列與菇類相關的文物與歷史記載,說明菇類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此外,展區還介紹了菇類在現代餐桌上的應用,如杏鮑菇、木耳、香菇等,並結合臺灣的飲食文化,讓參觀者對菇類的多樣性與價值有更深的認識。
展區的第三個重點是「農業4.0時代的菇類產業」。這部分展區重點介紹了霧峯地區在菇類產業上的創新與發展。例如,展區中展示了金針菇的全自動溫控栽培法,這項技術讓金針菇的生產更加高效與精準。此外,展區還介紹了霧峯地區在菇類產業上的智慧化管理,如環控設施、衛生無毒的生產過程,以及菇類產品的多樣化開發,如飲品、護膚品等。這些內容讓參觀者瞭解到,霧峯的菇類產業不僅是傳統產業,更是在科技與創新中不斷進步的產業。
展區的最後一個重點是「菇類的未來」。這部分展區結合了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介紹了菇類在環境保護、永續發展中的應用。例如,展區中展示了菇類在廢棄物處理、碳排放減緩等方面的潛力,並結合霧峯地區的產業特色,說明菇類產業如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此外,展區還介紹了霧峯地區在菇類產業上的教育與研究成果,如與各級學校合作的食農教育活動,以及與研究單位的協作成果,讓參觀者瞭解到,霧峯的菇類產業不僅是經濟產業,更是在永續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產業。
除了展區的內容,霧峯菇類產學館也非常重視參觀者的互動體驗。例如,展區中設有觸摸展臺,讓參觀者可以實際感受菇類的材質與紋理;還有模擬香菇的展示,讓參觀者可以親身參與菇類的生長過程。此外,展區中還設有互動螢幕,讓參觀者可以透過觸控螢幕瞭解菇類的知識,並參與線上的互動活動。這些互動體驗讓參觀者在學習菇類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參與的樂趣。
霧峯菇類產學館的設計與內容,不僅展現了菇類的科學知識與產業歷史,更結合了教育、文化與創新,成為一個值得參訪的主題博物館。從入口處的菇類入口,到展區內的各個重點,再到最後的互動體驗,每一處都展現了霧峯地區對菇類產業的熱愛與專業。這座博物館不僅是對菇類知識的介紹,更是在傳承菇類文化與產業的價值,讓參觀者在學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霧峯地區的歷史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