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三寶文化館ˍ裕珍馨光明旗艦店

裕珍馨光明旗艦店二樓的「大甲三寶文化館」,融合歷史、藝術與在地文化,展現大甲深厚的文化底蘊。創辦人陳基振於2004年創立,宗旨是保留舊文化、發揚新文化。館內展示媽祖、帽蓆與奶油酥餅的歷史與現代表現,還有互動展區與特展活動,讓遊客深入了解這三寶的價值。文化館設計簡約溫馨,設有懷舊照片牆、帽蓆編織模型、媽祖木雕與酥餅製作場景,並不定期舉辦特展,結合傳統與現代藝術。此外,文化館也強調在地生活與農業歷史,並透過互動設計讓訪客親身體驗傳統工藝,展現文化與經濟相輔相成的理念。

裕珍馨光明旗艦店的「大甲三寶文化館」位於二樓,是一間融合歷史、藝術與在地文化的空間,展現大甲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生活智慧。這間文化館由創辦人陳基振先生於2004年創立,以「保留舊文化、發揚新文化」為宗旨,不僅展覽大甲三寶——媽祖、帽蓆與奶油酥餅的歷史與現代表現,更透過互動展區與特展活動,引導遊客深入理解這三項文化符號的歷史脈絡與現代價值。

文化館的空間設計以簡約而溫馨的風格為主,透過照片、模型、歷史物件與現場展示,讓訪客能親近感受大甲的歷史與生活。入口處的「懷舊照片牆」展示從過去到現在的大甲街景與居民生活,讓人彷彿穿越時光,看見大甲的發展軌跡。牆面還特別設置了「大甲帽蓆編織場景」的複製模型,展現傳統藺草編織工藝的精緻與巧思,這項工藝不僅是大甲的特色產業,更反映臺灣早期農業社會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智慧。

在媽祖文化展區,文化館以十六尊「媽祖一生故事木雕」為主軸,透過木雕的細節與刻畫,呈現媽祖從誕生到成為信仰的歷程。展區中還設有「媽祖遶境活動」的歷史圖片與影像,介紹每年九天八夜的遶境活動如何吸引成千上萬的信徒參與,展現媽祖信仰在大甲的深遠影響力。此外,文化館也展覽了與媽祖信仰相關的宗教器物與歷史文件,例如過去信徒使用的香爐、供桌與祭祀用品,讓訪客能更深入瞭解媽祖信仰的歷史與文化。

「奶油酥餅」的展區則以現場製作過程與歷史背景為主。文化館展示的奶油酥餅模型與歷史照片,說明這項糕點如何從過去的傳統食品發展成今日的特色伴手禮。展區中特別設置了「酥餅製作場景」的複製模型,展現傳統酥餅的製作流程,包括酥皮的擀製、內餡的熬煮與組裝等步驟。訪客可以近距離觀察酥餅的外觀與內部結構,並透過展板瞭解奶油酥餅的歷史沿革與在地文化意義。

除了固定的展區,文化館還會不定期舉辦特展,邀請在地藝術家與文化工作者參與,展覽主題涵蓋傳統工藝、民俗文化與現代藝術。例如,曾有展覽聚焦於「大甲帽蓆的現代應用」,展示帽蓆從傳統草帽發展成現代日用品的過程;也有展覽探討「奶油酥餅的國際化」,介紹這項糕點如何在國際市場上受到歡迎。這些特展不僅豐富文化館的展覽內容,也讓訪客能從不同角度認識大甲的文化特色。

文化館的設計也融入了在地生活的元素,例如「道卡斯文化園地」展區,展現大甲地區的傳統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展區中設有復製的農田景觀與生態模型,讓人感受到大甲作為農業鄉鎮的歷史背景。此外,展區還展示大甲地區的傳統農業工具與生活器具,例如稻米收割工具、手工織布機等,這些展品不僅展現大甲的農業歷史,也讓訪客對在地文化有更深的認識。

文化館的互動展區設計也相當用心,例如「酥餅餅模展示區」讓訪客能親眼看見傳統酥餅的模具,並瞭解不同模具對酥餅外觀的影響。展區中還設有「帽蓆編織過程」的互動模型,讓訪客能親身體驗傳統編織的技巧,感受藺草編織的精緻與巧思。這些互動設計不僅增加訪客的參與感,也讓文化館的展覽更具教育意義。

在文化館的歷史背景中,陳基振先生的創立動機與經營理念也值得關注。他不僅是裕珍馨的創辦人,也是大甲文化推廣的倡議者。他認為,企業不僅要經營商業,也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因此在創立裕珍馨時,就規劃保留一樓作為公益空間,並於2004年成立文化館。他認為,文化與經濟應相輔相成,透過文化推廣,不僅能提升地方的認知度,也能促進在地經濟的發展。這種理念也反映在文化館的經營方式上,例如文化館的展覽活動多與在地社區合作,並透過展覽活動吸引遊客,進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總體而言,裕珍馨光明旗艦店的「大甲三寶文化館」不僅是展示大甲三寶的空間,更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的文化橋樑。透過展覽與活動,文化館讓訪客能深入理解大甲的歷史文化,並感受這項文化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延續與發展。這間文化館的設立,不僅是對大甲文化的一種致敬,也是對在地文化推廣的一種實踐,值得遊客前往參觀,體驗大甲的文化魅力。

附近的景點
大甲鎮瀾宮
林氏貞孝坊
金華山媽祖文物館
大甲文昌祠
臺中市大甲區中正紀念館
鎮瀾文化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