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車站位於金門金沙鎮,是連接金門本島與景點的重要交通樞紐,設計簡約卻融入在地歷史元素,成為旅客必訪地標。周邊有沙美老街,保留傳統閩南建築與特色小吃,像我家蛋糕的高粱布朗尼、閩式燒餅與米香蚵嗲都值得一試。還有風獅爺、摩洛哥建築與金沙戲院等景點,旅客可在此感受金門的文化與歷史,留下美好回憶。
沙美車站位於金門縣金沙鎮的中心,是連接金門本島與周邊景點的重要交通樞紐,亦是探索金沙鎮文化與歷史的起點。車站本身設計簡約,卻融入了金門特有的風貌與歷史元素,成為旅客到訪金沙時必訪的重點地標。其周邊環境更是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特色,既有保存完好的歷史建築,也散發著濃厚的在地文化氣息,讓旅客在短暫的停留間,便能感受到金門的獨特魅力。
沙美車站的歷史可以追溯至金門開發初期,作為當時重要的交通節點,曾經是運送物資與旅客的重要據點。車站的建築風格結合了金門傳統閩南建築特色與簡潔的現代設計,外觀以灰磚與水泥構成,體現出金門老舊車站的質感。車站內的空間雖然不寬敞,但設有基本的導覽資訊與休息座椅,為旅客提供短暫的休息處。此外,車站內亦設有廁所,方便旅客在前往各個景點前使用。
沙美車站周邊的沙美老街是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歷史街區之一,沿著車站延伸而建,兩側排列著許多傳統的閩南式建築,牆面斑駁,屋頂紅磚,整體呈現出一種懷舊的氛圍。老街的街道兩側有許多小店與咖啡廳,提供旅客各種在地美食與手工藝品。沙美老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金門早期的開發時期,當時是船運上岸的重要道路,如今則成為旅客探索金門文化與歷史的熱門地點。
在沙美老街的中心,有著一座著名的風獅爺雕像,這座風獅爺是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徵之一。風獅爺的設計結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元素,身長約54公分,寬28公分,深40公分,獅身無著色,看起來樸實無華,卻是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徵之一。風獅爺的設置不僅具有祈福的功能,也成為旅客拍照的熱門景點。除了風獅爺,老街的牆面與角落也規劃了許多拍照的景點,讓旅客在這裡留下難忘的記憶。
沙美車站附近的金沙戲院是金門歷史上的重要文化地標,曾經是居民與軍人娛樂的場所。戲院歇業後,雖然未被拆除,但已成為沙美老街的著名地標。戲院前方有著一家1985年創立的「我家蛋糕」,這家店以獨家創新炸彈糕聞名,其高粱酒布朗尼與高粱酸白菜鹹蛋糕都是270元,外盒上有三張書籤很可愛,6吋蛋糕冷藏5天冷凍10天,退冰即可食用不需加熱。高粱布朗尼使用金門高粱酒與高粱粒,搭配進口巧克力,口感香濃溫潤綿密,烘烤後酒精揮發剩淡淡酒香。
除了「我家蛋糕」,沙美老街的其他小喫店也值得推薦,例如「閩式燒餅」,這是金門最難買的伴手禮,7:00~15:0週六休,每人限購20個,建議提前預訂。菜單中有圓形鹹燒餅18元與橢圓形甜燒餅,兩款比較大家一致認為甜燒餅大勝。另外,「長合餅店」是1917年創立的在地糕餅店,低溫發酵48小時製作老麵,7:00~18:00營業,不使用防腐劑與香精,遵循古法手工製作。寸棗糖90元及高粱一口酥100元,都有獨立單包裝。
在沙美老街的另一個熱門景點是「米香蚵嗲」,這家店的蚵嗲以新鮮現採的石蚵為主,老闆說今天石蚵的尺寸比平常大,油鍋內的油還算清澈。蚵嗲40元,喜歡喫石蚵還可指定加量60元。外皮不厚很酥脆,用料大方每一口都喫得到石蚵,蔬菜鮮甜又多汁,非常好喫值得推薦。
沙美車站附近的沙美摩洛哥是金門的仿國外美景之一,土黃色調的斑駁建築是熱門的網美打卡景點。牆面及角落規劃拍照的景點,拍照時要喬角度纔不會拍到後方的鐵皮屋。沙美摩洛哥的建築風格融合了阿拉伯與地中海的元素,使整體呈現出一種異國風情,吸引許多旅客來此拍照。
除了沙美摩洛哥,沙美老街的其他景點也值得探索,例如「月下老人許願井」與「壁上小貓泥塑」,這兩者都是沙美鎮萬安堂的月老殿的特色,是服役軍人擔心兵變的心靈寄託。牆後是咖啡廳,即使沒消費老伯仍熱情解說老街的歷史沿革。
沙美老街的歷史沿革與文化特色,讓旅客在這裡感受到金門的歷史與文化。老街的頹屋間的石板路已有百年歷史,早期船運上岸運送必經此路。月下老人許願井與壁上小貓泥塑,都是沙美老街的特色景點,讓旅客在這裡留下難忘的記憶。
沙美車站與周邊的沙美老街、風獅爺、摩洛哥建築、金沙戲院、我家蛋糕、閩式燒餅、長合餅店、米香蚵嗲等景點,共同構成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與歷史地標。旅客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金門的歷史與文化,並透過這些景點,深入瞭解金門的過去與現在。沙美車站作為連接各景點的門戶,為旅客提供便捷的交通與導覽服務,使他們能更深入地探索金門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