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米廣場在宜蘭火車站旁,原本是廢棄的鐵路宿舍,後來變成融合藝術與童話的空間。這裡有幾米作品的實體展現,每個角落都有故事。最特別的是《向左走,向右走》的雕塑,還有「呿呿噹森林」的火車與彩繪牆,讓人感受到夢幻與情感。廣場還有文創商店和滑梯,吸引很多人來拍照、遊玩,是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幾米廣場位於宜蘭火車站南側,原本是一片被遺棄的鐵路局舊宿舍區,經過重新規劃後,成為一個融合藝術、記憶與童話的空間。這裡不僅是幾米作品的實體展現,更是一處讓人駐足流連的景點,每個角落都隱含著故事,每件裝置都蘊藏著情感。廣場以「記憶片刻風景」為主題,透過藝術與空間的結合,將幾米的文字與畫面轉化為可見的體驗,讓遊客在行走間,與過去的時光產生共鳴。
廣場最引人注目的,是《向左走,向右走》的經典場景。這一幕取自幾米同名小說,講述兩位都市男女在偌大的城市裡背負著同樣的煩惱與孤獨,雖然同為一棟公寓的鄰居,卻未曾見過對方。他們各自習慣往左或往右走,從來都是毫無交集的兩條平行線。某天,他們因意外相識,最終在大雨中匆促分離,卻始終無法真正碰觸彼此。這場戲的畫面,被設計成一座巨大的雕塑,兩位主角背對背站在寒風中,漸行漸遠,身影被遠處的燈光拉長,彷彿時間在這一刻凝固。這場景不僅是幾米作品的翻譯,更成為廣場的標誌,吸引無數遊客在此拍照留念,感受那份淡淡的離別與孤獨。
除了這場景,廣場的其他角落也散落著幾米作品的靈感。例如,「呿呿噹森林」的綠色鋼架結構,像是巨大的樹林糾結纏繞,其中最為吸睛的是那列穿梭於林中的火車。這列火車取自《星空》中的場景,載著孩子們的夢想,如今在現實中栩栩如生地運行。當夜晚來臨,火車旁垂墜的小球燈便會點亮,猶如繁星閃爍,讓人有置身銀河的錯覺。這一幕不僅是幾米作品的延續,也成為廣場的夜間亮點,吸引許多愛夜景的旅客在此停留。
廣場的彩繪牆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牆上繪有幾米作品中的角色與場景,例如《走向春天的下午》中的長頸鹿,以及《我們不需要牆壁》中的小屋。這些彩繪不僅是視覺的享受,更讓遊客在 colours 的碰撞中,感受到幾米作品的溫柔與夢幻。其中,一堵牆上繪有幾米的字句:「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這句話不僅是幾米作品的結尾,也成為廣場的靈魂,讓人在閱讀間產生共鳴。
另外,廣場的裝置藝術也值得細細品味。例如,大小不一的行李箱與車廂握把,被設計成一種時間的象徵。這些行李箱取自《向左走,向右走》中的場景,彷彿在靜止的時間軌道中,讓人不禁思索人生的選擇與離別。而車廂握把則是幾米作品中出現的元素,讓人聯想到那場雨中分離的場景。這些裝置不僅是幾米作品的延伸,也成為遊客拍照的熱點,讓人在拍照間,感受到幾米作品的深意。
幸福轉運站則是廣場內的一個文創與餐飲結合的空間。這裡有販售幾米繪本、周邊商品,以及咖啡與零食。轉運站外頭有兩座巨大的長頸鹿與大象滑梯,外型討喜可愛,吸引許多孩子與大人都想試著登上長頸鹿的身軀,從高處眺望遠方風景。這一幕不僅是幾米作品的延續,也成為廣場的互動亮點,讓人在遊戲間感受到童年的純真與夢想。
廣場的每個角落都散發著幾米作品的靈感,而這些靈感透過藝術與空間的結合,轉化為可見的體驗。無論是《向左走,向右走》的離別場景,還是「呿呿噹森林」的夢想火車,亦或是彩繪牆上的字句,都讓人在行走間,與過去的時光產生共鳴。幾米廣場不僅是幾米作品的實體展現,更是一處讓人駐足流連的景點,讓遊客在這裡感受到藝術的溫柔與夢想的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