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戲劇館位於宜蘭,專門展示傳統戲曲文化,是臺灣第一座公立戲劇博物館。館內分為三樓,分別展示歌仔戲、布袋戲、傀儡戲與北管戲曲,設有文物陳列、體驗區、放映室等,讓參觀者能從多角度感受傳統戲曲的精髓。一樓有北管戲曲展覽室,展示戲本、道具與臉譜藝術品;二樓展示布袋戲與傀儡戲偶,還可親手操作;三樓則有歌仔戲服飾與楊麗花個展。館內還有視聽圖書館與研習教室,不定期舉辦活動,讓遊客深入參與戲曲學習。
臺灣戲劇館座落於宜蘭縣,是一座專注於臺灣傳統戲曲文化的博物館,其建築設計與展覽內容均充分體現了臺灣民間戲曲的歷史深度與藝術價值。這座館舍不僅是臺灣第一座公立的地方戲劇博物館,更以三樓至一樓的空間佈局,精心規劃了歌仔戲、傀儡戲、布袋戲、北管戲曲等多種傳統戲曲的展示與教育功能。館內的展覽空間不僅包含文物陳列,更設有體驗區、放映室、研習教室等,讓參觀者能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角度,深入感受臺灣傳統戲曲的精髓。
館內最引人注目的空間當屬一樓的「北管戲曲展覽室」,這邊以展示臺灣傳統戲曲的歷史背景與表演形式為主。展覽室內陳列了多件與北管戲曲相關的文物,包括古早的戲劇劇本、舞臺道具、樂器與服裝,其中最為特別的是「花藍鼓架」與「彩牌」等舞臺裝飾品。這些裝飾品雖然在日常戲劇表演中常被視為配角,但其精緻的雕刻與裝飾卻是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室內還有一座巨大的臉譜藝術品,與人形立牌結合,成為參觀者拍照留念的熱門景點。此外,展覽室內也設有互動區,讓遊客可以親自操作一些小型的舞臺道具,體驗傳統戲劇的表演流程。
二樓的「布袋戲與傀儡戲展覽室」則是專為展示布袋戲與懸絲傀儡戲而設計的空間。這邊陳列了眾多不同形狀與大小的戲偶,包括布袋戲的「拉線人偶」與懸絲傀儡戲的「懸絲人偶」。展覽室內還設有實體展示區,讓遊客可以觀察到戲偶的製造過程,從選擇材料、設計形狀到最終完成,每一個步驟都經過精心設計。展覽室內也有一座等身大的拉線人偶,讓遊客可以親自操作,體驗布袋戲的表演技巧。此外,展覽室內還設有影片放映區,播放布袋戲與傀儡戲的歷史與演變過程,讓遊客能更深入瞭解這兩種戲曲形式的來源與發展。
三樓的「歌仔戲展覽室」則是以展示臺灣最廣泛流行的傳統戲曲——歌仔戲為主。展覽室內陳列了眾多歌仔戲的相關文物,包括戲服、頭冠、道具與樂器,其中最為特別的是「礁溪協天廟戲臺木模型」,這座模型是臺灣傳統戲劇舞臺的代表,展覽室內也設有玻璃帷幕,讓遊客可以觀察到歌仔戲的各種表演道具與舞臺裝飾。展覽室內還設有戲服出租區,讓遊客可以親自穿上歌仔戲的服裝,體驗扮演古人參與戲劇表演的過程。此外,展覽室內也設有楊麗花個展區,這位被譽為「歌仔戲皇帝」的著名演員,其過去的戲服、舞臺道具與演出紀錄都被精心陳列,讓遊客能更深入瞭解她的戲劇成就與藝術風格。
除了展覽空間,臺灣戲劇館也設有「視聽圖書館」與「研習教室」,讓遊客可以透過視聽設備,觀看歌仔戲、布袋戲與傀儡戲的表演影片,或閱讀與傳統戲曲相關的書籍與資料。此外,館內還不定期舉辦各項與傳統戲曲相關的展覽與活動,例如歌仔戲的表演工作坊、布袋戲的製作課程等,讓遊客能更深入參與臺灣傳統戲曲的學習與創作。
臺灣戲劇館的建築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館內的空間佈局不僅考慮到展覽的便利性,也考慮到參觀者的流線動線。入口處設有導覽圖與導覽員,協助遊客瞭解各個展覽室的重點與內容。此外,館內的空間設計也考慮到互動性,例如在展覽室內設有互動螢幕,讓遊客可以透過觸控螢幕瞭解各個展覽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總體而言,臺灣戲劇館是一處集歷史、文化、藝術與教育於一體的博物館,其展覽內容與空間設計均充分體現了臺灣傳統戲曲的價值與魅力。無論是對傳統戲曲有興趣的觀眾,還是希望深入瞭解臺灣文化的人,都能在這座博物館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歷史與藝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