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山巨木區位於桃園與新北交界處,是臺灣另一處與阿里山齊名的千年巨木保護區,有24棵樹齡從500到1495年的古樹。這裡的樹木高大壯麗,形態多樣,如1號巨木高達41公尺、樹圍9.8公尺,需五人環抱,樹幹筆直,樹瘤密佈,充滿歷史感。9號巨木是稀有的臺灣扁柏,與10號巨木形成「母子」樹,展現生命輪迴。18號神木為區內最大,樹圍20.8公尺,與17號樹組成「雙子」樹。步道環狀設計,沿途可見青苔、溪流與鳥鳴,感受自然寧靜與壯麗。
拉拉山巨木區位於桃園復興區與新北烏來區交界處,是一處以千年古木為主體的自然景觀地。這片森林遊樂區內共有24株巨木,樹齡從500年到1495年不等,是臺灣另一處與阿里山齊名的巨木保護區。這片森林不僅樹木高大挺拔,更以樹木的形態、年輪的記憶、以及與周圍環境的互動,展現出大自然的壯麗與神祕。以下將重點介紹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巨木與自然景觀,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這片原始山林的驚人魅力。
首先,入口處的1號巨木是拉拉山巨木區的象徵。這棵樹高約41公尺,樹圍9.8公尺,樹齡達1400年,需要五個人才能環抱。它的樹幹筆直挺拔,樹冠廣闊,枝葉繁茂,彷彿在山間矗立了數百年,靜靜守護著周圍的林相。站在這棵巨木下,可以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與自然的強大。樹幹上覆蓋的青苔與樹瘤,是歲月留下的痕跡,也讓這棵樹更具歷史的厚重感。1號巨木旁邊有個小休息區,遊客可以在此稍作停留,欣賞周圍的原始山林景色,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壯麗。
接下來是9號巨木,這棵樹是稀有的臺灣扁柏,樹齡440年。這棵樹的樹幹較為彎曲,樹冠則呈不規則的形狀,樹皮粗糙,樹瘤密佈,樹幹上還有天然形成的洞穴,是樹木在成長過程中因自然環境影響而形成的特殊形態。9號巨木的周邊環境也十分特別,它與10號巨木組成「母子」樹,是這片森林中少數能見到世代交替的樹木。母樹早已死亡,子樹則在這片原始林中持續生長,展現出生命輪迴的壯麗景象。這棵樹的樹冠與樹幹的形態,讓遊客不禁對大自然的創造力感到驚嘆。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18號神木,這棵樹是拉拉山巨木區最大的一棵,樹圍達20.8公尺,樹齡約1200年。它的樹幹筆直挺拔,樹冠廣闊,枝葉繁茂,彷彿在山間矗立了數百年,靜靜守護著周圍的林相。18號神木的樹幹上覆蓋著青苔與樹瘤,樹皮粗糙,樹瘤密佈,樹幹上還有天然形成的洞穴,是樹木在成長過程中因自然環境影響而形成的特殊形態。這棵樹的周邊環境也十分特別,它與17號巨木組成「雙子」樹,是這片森林中少數能見到雙胞胎樹木的景觀。這棵樹的樹冠與樹幹的形態,讓遊客不禁對大自然的創造力感到驚嘆。
除了這些重點巨木,拉拉山巨木區內還有許多其他樹木,每棵樹的形態、年輪、樹皮等都具有獨特的特徵。例如,2號巨木的樹幹較為彎曲,樹冠則呈不規則的形狀,樹皮粗糙,樹瘤密佈,樹幹上還有天然形成的洞穴,是樹木在成長過程中因自然環境影響而形成的特殊形態。3號巨木的樹幹筆直挺拔,樹冠廣闊,枝葉繁茂,彷彿在山間矗立了數百年,靜靜守護著周圍的林相。4號巨木的樹幹較為彎曲,樹冠則呈不規則的形狀,樹皮粗糙,樹瘤密佈,樹幹上還有天然形成的洞穴,是樹木在成長過程中因自然環境影響而形成的特殊形態。
這片森林的步道是環狀的,遊客可以沿著步道緩慢行走,欣賞周圍的巨木與自然景觀。步道兩側覆蓋著青苔與樹瘤,樹皮粗糙,樹瘤密佈,樹幹上還有天然形成的洞穴,是樹木在成長過程中因自然環境影響而形成的特殊形態。步道上還有許多小溪流過,溪水潺潺,鳥語啁啾,讓遊客在行走的過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壯麗。
此外,拉拉山巨木區內還有許多其他的自然景觀,例如,12號巨木旁有個小休息區,遊客可以在此稍作停留,欣賞周圍的原始山林景色。13號巨木的樹幹較為彎曲,樹冠則呈不規則的形狀,樹皮粗糙,樹瘤密佈,樹幹上還有天然形成的洞穴,是樹木在成長過程中因自然環境影響而形成的特殊形態。14號巨木的樹幹筆直挺拔,樹冠廣闊,枝葉繁茂,彷彿在山間矗立了數百年,靜靜守護著周圍的林相。
總體而言,拉拉山巨木區是一處極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地,這裡的巨木不僅高大挺拔,更以樹木的形態、年輪的記憶、以及與周圍環境的互動,展現出大自然的壯麗與神祕。這片森林的步道是環狀的,遊客可以沿著步道緩慢行走,欣賞周圍的巨木與自然景觀。每棵樹的形態、年輪、樹皮等都具有獨特的特徵,讓遊客在行走的過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