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古道生態園區在拉拉山遊客中心對面,結合森林步道、繩橋與展館,提供沉浸式生態體驗。園區內有蝴蝶館、甲蟲館、闊葉林館與地質館,展示多樣生態與自然知識。還有飛鼠廊道、空中廊道等景點,讓遊客感受自然之美。此外,園區周圍還有獵人學校、竹林步道與德倫瀑布等,展現自然與文化的結合,是個學習與探索的好地方。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位於拉拉山遊客中心對面,是連接巴陵大橋與拉拉山服務中心的古道所延伸出的生態教育場域。這座園區以自然生態與文化教育為核心,結合森林步道、棧道、繩橋與展館,為遊客提供沉浸式的生態體驗。園區內的每個角落都設計得相當用心,從蝴蝶館到地質館,從飛鼠廊道到空中廊道,每一處都展現出對自然與文化的尊重與理解。以下將分為幾個重點地點,詳細介紹這座生態園區的特色與魅力。
首先,園區入口處的環境設計便值得細細品味。沿著幽靜步道前行,可以感受到四周原始森林的氣息,樹木高大聳立,枝葉交錯間透出斑駁的光影。步道兩側種植著各種闊葉樹種,為遊客提供舒適的行走空間。在這段步道上,可以遠眺拉拉山的連綿山脈,感受大自然的壯麗與靜謐。這段步道不僅是進入園區的起點,也是體驗生態園區整體環境的首道門戶。
接下來是蝴蝶館,這座展館以大紫峽蝶為主角,展館內展示的蝴蝶標本數量眾多,每隻蝴蝶都栩栩如生,彷彿隨時會展翅飛舞。展館的設計採用了自然光線與透明玻璃,讓遊客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蝴蝶,並透過放大鏡觀察其細節。蝴蝶館的門口便有大紫峽蝶迎賓,若將大門關上,展館內的蝴蝶標本會在暗處閃爍,增添神祕感。這座展館不僅是觀賞蝴蝶的場所,更是教育遊客認識蝴蝶生態的基地,透過展覽與講解牌,遊客可以瞭解蝴蝶的生態習性與保護價值。
離開蝴蝶館後,步道轉入甲蟲館。這座展館以甲蟲為主題,展館內展示的甲蟲種類繁多,從巨型的帝王甲蟲到細小的迷你的甲蟲,每隻甲蟲都經過精心陳列。展館的設計採用了開放式空間,讓遊客可以自由走動,並透過放大鏡觀察甲蟲的細節。甲蟲館的門口便有可愛的甲蟲模型,吸引許多孩子駐足觀賞。這座展館不僅是觀賞甲蟲的場所,更是讓遊客認識甲蟲生態的教育基地,透過展覽與講解牌,遊客可以瞭解甲蟲的生態習性與保護價值。
接下來是闊葉林館,這座展館以闊葉樹種為主題,展館內展示的樹木種類繁多,從高大的紅檜到矮小的蕨類植物,每棵樹木都經過精心陳列。展館的設計採用了自然光線與透明玻璃,讓遊客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樹木,並透過放大鏡觀察其細節。闊葉林館的門口便有設計成樹木形狀的雕塑,增添趣味性。這座展館不僅是觀賞樹木的場所,更是讓遊客認識闊葉樹種生態的教育基地,透過展覽與講解牌,遊客可以瞭解闊葉樹種的生態習性與保護價值。
最後是地質館,這座展館以岩石為主題,展館內展示的岩石種類繁多,從石灰岩到頁巖,每塊岩石都經過精心陳列。展館的設計採用了自然光線與透明玻璃,讓遊客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岩石,並透過放大鏡觀察其細節。地質館的門口便有設計成岩石形狀的雕塑,增添趣味性。這座展館不僅是觀賞岩石的場所,更是讓遊客認識岩石生態的教育基地,透過展覽與講解牌,遊客可以瞭解岩石的形成過程與保護價值。
除了這四座展館,園區內還有飛鼠廊道、空中廊道與幽靜步道等景點。飛鼠廊道是園區內一段特殊的步道,兩側種植著許多蕨類植物,讓遊客可以遠眺拉拉山的景色。空中廊道則是園區內一段高架式的棧道,遊客可以在此行走,感受高空的視野。幽靜步道則是園區內一段緩坡的步道,讓遊客可以慢慢走動,感受森林的氣息。
除了這些主要景點,園區周圍還有許多其他景點值得遊客探索。例如,獵人學校、竹林步道與蕨類原生園等,這些景點都展現出對自然與文化的尊重與理解。此外,園區內還設有德倫瀑布、阿公的石屋與諾亞方舟加拉教堂等景點,這些景點都讓遊客感受到當地的文化與自然之美。
總體而言,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是一個結合自然生態與文化教育的場域,園區內的每個景點都設計得相當用心,讓遊客可以在此沉浸式的體驗自然與文化的魅力。無論是觀賞蝴蝶、甲蟲、樹木與岩石,還是探索飛鼠廊道、空中廊道與幽靜步道,都能感受到這座生態園區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