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路商圈位於桃園中壢,是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熱門商圈,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期。這裡有保存良好的歷史建築,還有百年老店,如新珍香餅鋪和老三牛家莊,傳承傳統美食。近年來,東南亞移民帶來異國風情,如菲律賓餐廳和越南咖啡廳,讓這裡變得更加多元。中平路故事館也值得一看,展現商圈的歷史與文化,是了解臺灣城市變遷的好地方。
中平路商圈位於桃園市中壢區,作為該市重要的商業據點,其歷史與文化深度使其成為臺灣少數兼具傳統與現代特色的商圈。從日治時期的貨品集散中心,到現今融合東南亞文化與在地特色的多元商圈,中平路不僅是中壢的商業樞紐,更是臺灣城市文化變遷的活歷史。其核心吸引點包括歷史建築的活化、在地老店的傳承,以及東南亞移民帶來的異國風情,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中平路獨特的商圈魅力。
中平路故事館是中平路商圈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地標。這棟建於1930年的日式雙拼建築,曾是日本人居住的住宅,戰後轉為公務員宿舍,後因都市更新計畫被重新活化為「中平路故事館」。作為桃園市首座城市故事館,這棟建築不僅保留了日式住宅的格局,更透過展覽與空間設計,向遊客展現中平路商圈的歷史軌跡。館內展出的歷史照片、老照片與物件,讓遊客得以一窺中平路從日治時期到戰後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其作為貨品集散中心的歷史地位。這棟建築的重新活化,不僅讓中平路的歷史記憶得以保存,也成為遊客探索臺灣城市歷史的熱門景點。
在中平路商圈,老店的傳承是另一個重要的亮點。新珍香餅鋪與老三牛家莊是中平路最具代表性的在地老店,他們的歷史可追溯至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新珍香餅鋪以花生酥糖聞名,這道甜點起源於日治時期,當時站前商圈一帶曾座落數十家花生酥糖店,如今新珍香仍以傳統手工製造方式生產,保留了日治時期的甜點風味。而老三牛家莊則以牛雜料理為特色,其興盛源於早期中平路作為北部禽畜市場的集中地,這家老店的牛雜料理至今仍深受在地居民與遊客喜愛。這兩家老店的存在,不僅是中平路商圈的歷史見證,也讓遊客得以體驗在地的傳統美食與文化。
中平路商圈的多元文化特色,主要來自於東南亞移民的影響。自2006年中平路整修後,這條街道逐漸成為融合東南亞文化與在地特色的商業街。在中平路,可以看到東南亞風格的雜貨店、美食店,以及具有異國氛圍的咖啡廳與餐館。例如,菲律賓餐廳「Wow Litson Manok & Inasal」便是中平路商圈的亮點之一。這家餐廳由菲律賓移民Grace經營,她來臺灣已20餘年,目前擁有三家分店。餐廳的拿手菜包括香草烤雞、五花肉串、豬燴(Pork Dinuguan)等,這些料理融合了菲律賓的香料與臺灣的食材,創造出獨特的味覺體驗。此外,餐廳的冰飲「Buko pandan」也備受遊客喜愛,這道以斑蘭葉製成的冰飲,不僅口感豐富,也展現菲律賓料理的特色。
除了菲律賓料理,中平路商圈也擁有越南風格的咖啡廳。例如「1981 Cafe」便是一間受到越南移民喜愛的咖啡廳。這家咖啡廳的創始人阮老闆堅持提供原汁原味的河內風格菜餚,如蛋咖啡、牛肉河粉、生菜春捲或烤肉米線(Bún Chả)。咖啡廳的2樓設有小舞臺,每逢假日夜晚,會有客人登臺歡唱,這項活動成為越南移民在中壢的社交活動之一。阮老闆提到,這家咖啡廳在越南人中間被稱為「中平商圈約會勝地」,雖然他並未確定這句話是否為事實,但這項說法也反映了中平路商圈的多元文化氛圍。
中平路商圈的歷史與文化深度,使其成為臺灣少數兼具傳統與現代特色的商圈。從日治時期的貨品集散中心,到現今融合東南亞文化與在地特色的多元商圈,中平路不僅是中壢的商業樞紐,更是臺灣城市文化變遷的活歷史。其核心吸引點包括歷史建築的活化、在地老店的傳承,以及東南亞移民帶來的異國風情,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中平路獨特的商圈魅力。無論是歷史建築的歷史軌跡,還是老店的傳統美食,亦或是異國風情的餐飲選擇,中平路商圈都值得遊客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