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唐榮磚窯廠位於高雄三民區,是台灣工業史的重要遺跡,建於1899年,曾是日治時期的重要磚窯廠。廠區內有煙囪、紅磚牆與保存的八卦窯,展現工業時代的風華。現在經過修復,結合設計與藝術,成為文化空間,吸引許多遊客。周圍還有愛河、文青咖啡廳與市集,讓旅客體驗高雄的歷史與市井文化。
中都唐榮磚窯廠位於高雄市三民區,是臺灣工業史上的重要遺跡,以其獨特的紅磚建築與歷史背景聞名。這座磚窯廠建於1899年,由臺灣煉瓦株式會社設立,是當時高雄最具規模的磚窯工廠之一。在日治時期,它不僅是臺灣煉瓦產業的代表,更因紅磚的品質與運輸網絡,成為南 Taiwan 建築的重要材料來源。如今,這座歷史遺跡經過修復與活化,成為結合文化、設計與藝術的空間,吸引許多遊客與文化愛好者前來探訪。
中都唐榮磚窯廠的建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廠區內有六座霍夫曼窯,其中僅剩三座八卦窯與一部份的濕式製磚機。這座磚窯廠的煙囪設計獨特,兩根高聳的頂天磚造煙囪,是愛河沿岸的標誌性景觀。煙囪的造型被稱為「蒸籠」,在日治時期曾是高雄的重要工業象徵。廠區內的紅磚牆面、斑駁的磚塊與煙囪的歷史痕跡,都展現出工業時代的風華與歲月的痕跡。尤其在下午時分,陽光透過煙囪與磚牆的縫隙,投下斑駁的光影,為這座歷史遺跡增添一份詩意與淒涼的美。
在中都唐榮磺廠內,最值得參觀的是三號八卦窯。這座保存最完善的窯體,是當時磚窯廠的核心設備。窯體的結構複雜,內部有燒磚的通道與煙囪系統,曾是生產紅磚的關鍵 facilities。遊客可以透過導覽瞭解這座窯體的運作方式,並在沉浸式的氛圍中感受工業時代的氣息。此外,廠區內的紅磚事務所也是一大亮點,這座建築以紅磚為主體,內部空間寬敞,曾是磚窯廠的管理與製造中心。如今,這座建築被改造成展覽空間,展示與磚窯相關的歷史文物與設計作品。
中都唐榮磚窯廠的歷史背景與高雄的工業發展密不可分。在日治時期,這座磯窯廠是臺灣煉瓦產業的代表,其生產的紅磚被用於許多重要的建築工程,如高雄州廳、高雄市役所、原愛國婦人會館等。這座磯窯廠的運作,不僅推動了高雄的工業進步,也影響了臺灣的建築風格與材料選擇。此外,這座磯窯廠還利用愛河的水路運輸紅磚至南洋,成為臺灣與海外貿易的重要中轉站。如今,這座歷史遺跡被視為高雄工業發展的見證,也成為文化與歷史教育的重要場所。
在中都唐榮磯窯廠周圍,有許多與歷史與文化相關的景點與設施。愛河是這座磯窯廠的背景,其蜿蜒的水道與沿岸的歷史建築,為這座磯窯廠增添了一份詩意與歷史感。在愛河沿岸,有許多文青咖啡廳與餐飲店,如Gooday Cafe & Living,這間咖啡廳隱身於中都社區,結合歐風氣息與文青風格,是遊客與在地居民交流的場所。此外,中都地區還有LA RUE MARKET,這間市集以懷舊滋味與在地特色聞名,提供許多高雄的美食與手作商品,讓遊客在參觀磯窯廠後,能進一步體驗高雄的市井文化。
中都唐榮磯窯廠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也透過設計與藝術的活化而延續。在2022年,這座磯窯廠與紅磚事務所共同推出「高雄yáo特展」,以設計導入昔日工廠,帶大家走進最古老的霍夫曼窯,並體驗百年前打造建材精品的製作現場。展覽透過圖文資訊設計手法,轉化史料內容,製作全新導覽,讓遊客重新認識磚窯廠的過往風華。此外,展覽還特別設計了愛河流域的小模型,讓遊客透過模型探討中都聚落與愛河的緊密關聯,並在沉浸式氛圍中感受歷史的氣息。
中都唐榮磯窯廠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也透過其保存狀況與周圍環境得到展現。這座磯窯廠的建築雖然經過歲月的摧殘,但其紅磚牆面、煙囪與磚塊的痕跡,仍能感受到工業時代的風華。此外,這座磯窯廠的周圍環境,如愛河、中都聚落與市集,也為這座歷史遺跡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遊客在參觀這座磯窯廠時,不僅能感受到工業時代的氣息,也能透過周圍的景點與設施,體驗高雄的市井文化與歷史。
總體而言,中都唐榮磯窯廠是一處結合歷史、工業與文化的重要遺跡,其紅磚建築、煙囪設計與歷史背景,使其成為高雄的重要文化標誌。這座磯窯廠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不僅讓遊客感受到工業時代的氣息,也讓遊客在參觀時,能透過設計與藝術的活化,重新認識這座歷史遺跡的過往風華。無論是歷史愛好者、文化導覽者,或是尋找獨特景點的遊客,中都唐榮磯窯廠都是一處值得前來探訪的歷史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