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自來水公園在五福路與光華路交界處,原本是1960年代的自來水塔,後來荒廢,後經藝術家改造成為藝術空間。高38公尺的水塔被塗上七彩顏色,外型像棒棒糖,還畫了高雄的地標,如85大樓、龍虎塔等,中央還有「I ♥ KAOHSIUNG」的字樣。公園內還有藝術裝置、彩繪牆與綠植,白天晚上都美,是24小時開放的休閒好去處,也是藝術與歷史結合的代表。
高雄市苓雅區的自來水公園,位於五福路與光華路交會處,是一座融合工業遺產與現代藝術的獨特空間。這座僅一公頃的公園,原為1960年興建的自來水蓄水塔與輸配管線,因年久失修而被遺棄,卻在藝術家的巧手改造下,成為城市中的亮點。公園的主軸是那座高達38公尺的彩色水塔,宛如一座巨大的棒棒糖,其七彩外觀與周邊綠意盎然的景觀,讓人一見難忘。
水塔的改造過程非常引人注目。原本因歲月侵蝕而斑駁的鋼鐵結構,如今被重新塗上鮮豔的色彩,宛如被重新設計的藝術品。水塔的外觀採用球狀設計,表面覆蓋著複雜的幾何圖案,從遠處望去,宛如一艘外星飛碟或是一隻巨大的水母。塔身的彩繪不僅僅是簡單的顏色堆疊,而是經過精心設計,將高雄的地理與文化特色融入其中。例如,塔身上繪有85大樓、夢時代、龍虎塔等19個高雄的代表性景點,這些圖案以流麗的線條勾勒,與水塔的七彩外觀相呼應,形成一幅活潑的市景畫面。此外,塔身中央的「I ♥ KAOHSIUNG」字樣,更是將愛與城市情感融入其中,成為遊客拍照的焦點。
除了水塔,公園內還設有多處藝術裝置與彩繪牆。地面以弧面意象鋪設,並以光纖光帶串連玻璃馬賽克,呈現高雄市地圖與多種繽紛圖案,使整個公園宛如一個巨大的藝術展覽場。公園內還設有幾座小型的裝飾藝術作品,例如以鐵製材質打造的雕塑,或是在樹蔭下設置的彩繪壁畫,這些作品不僅增添了公園的美感,也讓遊客在漫步時能感受到藝術的氛圍。
公園的綠意盎然也是一大特色。雖然僅一公頃的空間,但園內的植物種類豐富,從高大的榕樹到低矮的灌木,各處皆有精心安排的綠植。園內的步道設計舒適,沿著步道行走,能欣賞到水塔的全景,也能在樹蔭下休息,享受片刻的寧靜。公園內的座椅與涼亭,讓遊客在熱鬧的都市中,也能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綠洲。
公園的歷史背景也值得關注。原本的自來水塔與輸配管線,是高雄市重要的工業設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座建築因年久失修而被遺棄,成為城市中的廢墟。然而,市府在評估後,決定將這座廢棄的工業遺產轉化為公共空間,並透過藝術家的參與,重新賦予它新的生命。這種將廢墟轉化為藝術空間的作法,不僅讓歷史遺產得以保存,也讓城市中的工業遺產有了新的價值。
此外,公園的開放時間為24小時,這使得它成為一個全天候的休閒空間。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時刻。夜晚的水塔則被燈光點亮,塔身的七彩外觀與燈光交相輝映,形成一幅華麗的夜景,令人屏息。這種日與夜不同的景觀,讓公園成為一個多變的藝術空間,吸引著不同時間段的遊客。
公園的周邊環境也值得一探。附近的捷運站與車站,讓遊客可以方便地到達這裡。公園附近的住宅區,也因公園的美觀與綠意,成為居民的休閒地點。此外,公園的彩繪牆與藝術裝置,也吸引了不少藝術家與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使得這座小公園成為一個活躍的文化空間。
總體而言,高雄自來水公園是一座將工業遺產轉化為藝術空間的成功案例。它不僅保留了過去的歷史價值,也透過藝術的改造,讓這座廢棄的建築重新煥發光彩。水塔的七彩外觀、公園內的綠意盎然、周邊的彩繪牆與藝術裝置,共同構成了一個獨特的空間,讓遊客在這裡既能感受到城市的歷史,也能體驗到藝術的美感。這座公園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美觀,更在於它所展現的對歷史遺產的尊重與對藝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