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後教會位於高雄旗津區,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座禮拜堂,也是基督教傳教的起點。這裡的歷史與醫療、教育、文化發展緊密相關,建築風格為19世紀歐洲哥特式。馬雅各醫生在1865年來到台灣,建立第一間西醫館與禮拜堂,開啟醫療與傳教活動。後續的重建與發展,使旗後教會成為台灣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象徵,影響至今。
旗後教會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在臺灣建立的第一座禮拜堂,也是臺灣基督教傳教活動的重要起點。這座教堂的歷史與臺灣的醫療、教育、文化發展緊密相連,其建築與周邊環境的歷史變遷,反映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臺灣社會的演進。以下將從教堂的建立背景、建築特色、周邊歷史與影響,以及其在臺灣基督教傳教史中的地位,分為幾個重點進行介紹。
首先,旗後教會的建立與馬雅各醫生的貢獻密不可分。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差派宣教師馬雅各醫生來臺宣教,於主曆1865年5月28日登陸打狗港旗後(現為高雄市旗津區),成為臺灣受派宣教師登陸的第一站。馬雅各醫生在臺灣的活動,不僅推動了基督教的傳播,也帶動了現代醫療與教育的發展。1866年,他於旗後山腰(現為高雄燈塔下的臺灣機械廠修船塢處)買地蓋醫館,並在醫館後方隔出獨立空間,建立了臺灣第一座西醫醫館——「慕德醫館(打狗醫館)」。這座醫館的建立,除了為臺灣帶來現代醫療的啟蒙,也成為旗後教會的建築基礎。同年,馬雅各醫生在旗後山腰建造了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灣的第一座禮拜堂,即「打狗禮拜堂」,這座教堂的建造,標誌著臺灣基督教傳教活動的正式開始,也奠定了旗後教會的歷史地位。
旗後教會的建築風格具有典型的19世紀末歐洲哥特式風格,其結構以木構築為主,屋頂為尖頂設計,並配有彩繪玻璃窗與石砌壁柱。這座教堂的建造,除了反映當時臺灣的建築技術與材料使用,也體現了基督教信仰在臺灣的傳播。然而,由於歷史的變遷,這座教堂在1935年進行了重建,成為現今的旗後教會。重建後的教堂,保留了原有的歷史特色,並在結構上進行了適度的修復與改善,使其成為臺灣歷史建築的代表之一。目前,旗後教會的建築依然保存著19世紀末的風格,其內部空間也保留了當時的裝飾與設計,成為研究臺灣基督教歷史與建築的重要場所。
除了教堂本身的歷史,旗後教會周圍的環境也與臺灣的醫療與教育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在馬雅各醫生的推動下,「慕德醫館」不僅成為臺灣第一座西醫醫館,也成為臺灣醫療教育的起點。1886年,醫館由萬巴德醫生(被尊為「熱帶醫學之父」)與梅爾醫生接手後,逐步發展成為臺灣第一所醫學院。這所醫學院的課程內容包括解剖學、生理學、基礎化學、一般外科等,學生需通過筆試與實習,才能取得醫學文憑。這所醫學院的成立,不僅為臺灣培養了第一批本地醫生,也促進了臺灣現代醫學的發展。其中,林晟是臺灣第一位獲得英國文憑的醫生,他的畢業,標誌著臺灣醫療教育的突破。這所醫學院的歷史,與旗後教會的歷史相互交織,成為臺灣醫療與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旗後教會的歷史也與臺灣的傳教活動有著深遠的關聯。在馬雅各醫生的帶領下,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灣的傳教活動逐步擴展,從旗後開始,向內陸的埤頭(鳳山)、阿里港(里港)、阿猴(屏東)、東港、木柵、拔馬、崗仔林(左鎮)、東海岸等地延伸。這段時期,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不僅影響了當地的信仰結構,也促進了社會的變遷。1870年,馬雅各醫生返回英國後,其長子馬約翰在中國大陸行醫,次子馬雅各二世則在臺灣擔任臺南新樓醫院院長,並終生在臺灣服務。這位次子的貢獻,使旗後教會的影響力更進一步擴展至臺灣南部。
此外,旗後教會也參與了臺灣的教育與文化發展。在馬雅各醫生的推動下,基督教會開始以羅馬拼音(當時稱「白話字」)翻譯新約聖經,這項工作不僅使漢人與平埔族原住民都能閱讀聖經,也促進了臺灣的教育發展。1875年,巴克禮牧師在臺灣發行的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也是在旗後教會的影響下產生的。這份報紙的出現,不僅為臺灣的社會帶來資訊,也促進了文化與知識的交流。此外,旗後教會也成立了「打狗傳教師養成班」,培養本地的傳教士,使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更具本土性。
旗後教會的歷史也與臺灣的社會變遷有著密切的關聯。在1916年,因臺南新樓醫館的建設需要,打狗醫館被廢除,並出售土地給教士會。這段時期,旗後教會的周瑞長老以日幣貳仟元分五年付款購地,購買奉獻給教會。1935年,巴克禮牧師在現址破土興建新聖殿,這座新聖殿的建成,標誌著旗後教會的歷史進入新的階段。然而,這座教堂在1935年建成後,也面臨著戰後的變遷。1949年,因國共內戰的影響,許多教會活動被迫中止,但旗後教會依然維持著其歷史地位。
總體而言,旗後教會的歷史,不僅是臺灣基督教傳教活動的起點,也是臺灣醫療、教育與文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這座教堂的建築與周邊環境,反映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臺灣社會的演進,也體現了馬雅各醫生及其後裔對臺灣的貢獻。旗後教會的歷史,不僅是臺灣基督教的歷史,也是臺灣社會發展的歷史,其影響力至今仍然存在。在臺灣的歷史脈絡中,旗後教會的歷史與其他歷史事件相互交織,成為臺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