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祥儀機器人夢工廠未來館自啟用以來,以科技與人文融合的方式,打造出讓人沉浸於未來科技的場域。從原本一樓250坪擴展到四樓1000坪,空間更大、動線更流暢,遊客能輕鬆體驗機器人互動與智能生活。重點區域包括結合科技與日常的「生活智能區」、結合LED與植物的「LED植物工廠」、親手創作的「DIY教室」、體感互動的遊戲區,還有聲光表演與藝術創作的場地,讓遊客在探索中感受科技的創新與未來的可能。
桃園祥儀機器人夢工廠未來館自啟用以來,不僅重新定義了機器人主題園區的空間規模與互動體驗,更以科技與人文的融合,打造了一個讓人沉浸於未來科技世界的場域。整座館區的設計理念圍繞著「走進未來」的核心,透過空間佈局、主題分區與互動設施的精心規劃,讓遊客在探索中感受科技的精妙與生活的創新。以下將從幾個重點地點出發,詳細介紹未來館的特色與魅力。
首先,未來館的展場空間從原本一樓250坪的區域擴展至四樓1000坪,空間的擴大不僅讓展覽內容更加豐富,也讓遊客有足夠的活動餘地。在動線設計上,未來館的規劃更加流暢,每個區域之間的連接都經過精心考量,避免了過去一樓展場因空間限制而產生的擁擠感。例如,原本位於入口處的鋼鐵人雕像,現在與美國隊長等角色並列,不僅增添了科幻元素,也讓導覽路線更顯活潑與有層次。這項改變讓遊客在行走之間,能自然地接觸到機器人的形象與科技的氛圍。
未來館的重點之一是「生活智能區」,這是一個結合科技與日常生活的展示區,展示了許多應用在現代生活中的智能設備。例如,導覽機器人不僅作為導覽工具,更已經應用在家庭中的智能系統中,如智能燈泡、智能門鎖等。這讓遊客在參觀時,能親身體驗到科技如何融入日常生活,並感受到未來生活的可能性。此外,區內還設有互動式體驗區,遊客可以透過觸控螢幕或體感裝置,與機器人進行互動,例如測試機器人的視覺辨識能力,或體驗機器人如何協助完成日常任務。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點是「LED植物工廠」,這是一個結合科技與自然的創意空間。透過LED燈帶與植物的結合,這個區域不僅呈現出科技的光影效果,也展現了綠色生態的理念。遊客可以在此看到植物在不同光線下的變化,甚至能透過互動螢幕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此外,這個區域也與「Robot Cafe」相連接,咖啡廳的設計融合了科技與舒緩的氛圍,遊客可以在這裡休息,同時感受未來科技與自然生態的結合。
未來館的「DIY教室」則是讓遊客親身參與科技創作的場所。這裡提供了多種DIY課程,例如機器人組裝、電路板設計、3D打印等,遊客可以在此學習如何設計與製造自己的科技作品。這類課程不僅讓科技變得更親近,也讓遊客在實作中培養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DIY教室的空間設計也十分活潑,牆面覆蓋著機器人的圖片與設計圖紙,讓遊客在創作時能獲得靈感。
未來館的「體感式互動區」則是讓遊客體驗科技與體感結合的樂趣。這個區域設有體感遊戲設備,遊客可以透過動作控制與機器人進行互動,例如與機器人進行格鬥比賽,或體驗機器人如何協助完成體能訓練。這類互動不僅讓遊客感受到科技的趣味性,也讓科技的應用變得更加親切與易懂。
此外,未來館的「動感聲光表演區」則是讓遊客感受科技與藝術的結合。這個區域設有三臺大型機器人,透過動感聲光的設計,進行舞蹈表演。這些機器人不僅能模仿人類的動作,還能與遊客互動,例如在表演中與遊客一起跳動。這類表演不僅展現了科技的精準與靈活,也讓遊客在娛樂中感受到科技的震撼。
未來館的「時光任意門」與「傳動智慧島」等主題區,則是讓遊客在探索中感受科技的歷史與未來。時光任意門是一個結合時間與科技的展示區,遊客可以透過互動螢幕看到不同年代的機器人設計與應用。而傳動智慧島則是展示機器人如何運用傳動技術來完成任務,例如機器人如何透過齒輪、連杆等機構來完成複雜的動作。這些主題區不僅讓遊客瞭解機器人的技術原理,也讓科技的應用變得更加直觀與易懂。
未來館的「藝文大舞臺」則是讓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場地。這個區域設有舞臺,遊客可以在此看到機器人如何應用在藝術創作中,例如機器人如何繪畫、雕塑,或如何與人類合作創作。這類活動不僅展現了科技的創造力,也讓遊 criticised 人們感受到科技與藝術的融合。
總體而言,未來館的每個地點都經過精心設計,讓遊客在參觀時能有機會接觸到科技的多種應用。從互動體驗到創作空間,從自然生態到藝術表現,未來館不僅是一個展示機器人的場所,更是一個讓遊客沉浸於科技世界的場域。透過這些地點的介紹,可以感受到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以及機器人如何影響未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