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又香便當調查局

香又香便當調查局在花蓮市,結合教育、文化與休閒,展示傳統便當製作和健康飲食知識。遊客可以透過互動設計與活動,學習健康生活與在地食材的價值。入口有科學設計的展示牆,介紹營養午餐原則與花蓮食材。透明觀景窗讓遊客觀看便當製作過程,結合傳統與現代技術。互動區提供健康知識,體驗區有DIY活動,闖關任務區結合遊戲與學習,歷史區講述便當發展,教育區提供課程。這座工廠不僅是觀光地點,也傳達健康飲食與在地文化。

香又香便當調查局位於花蓮市,是一處結合教育、文化與休閒的觀光工廠,主要展示傳統便當的製造過程與健康飲食的知識。這座工廠不僅讓遊客瞭解便當的生產流程,更透過互動式設計與趣味活動,傳達健康生活與在地食材的價值。以下將針對工廠內的主要重點地點進行介紹,涵蓋展示區、體驗區、互動區、歷史區與教育區等,並深入探討各區域的特色與功能。

首先,工廠的入口處設有醒目的展示牆,這面牆以科學設計為主題,介紹現代學童營養午餐的規劃原則。牆面以圖表與文字形式呈現,說明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體重與活動量,設計均衡的營養配比。例如,便當中的主食、蔬菜、蛋白質與加餐的分量比例,均以數據與圖形展示,讓遊客瞭解便當的科學性與健康價值。此外,牆面還展示花蓮在地食材的介紹,如當地的米穀、蔬菜與海產,強調便當的食材來源與當地農業的連結。

在入口處的右側,有一扇透明觀景窗,遊客可以透過這扇窗子,遠距離觀看便當的生產過程。這扇窗子的設計讓遊客能觀察到便當從原料到成品的全過程,包括米穀的清洗、蒸煮、蔬菜的切配、調味與裝盒等步驟。透過這扇窗子,遊客不僅能見到便當的製作流程,也能感受到傳統與現代製造技術的結合。例如,工廠採用自動化設備與手工藝的結合,既提高效率,又保留傳統的製作方式,這一點在觀景窗的設計中有所體現。

接下來,工廠的中段設有健康知識與飲食禁忌的互動區,這是一個專門為遊客提供健康資訊的空間。這裡設有互動螢幕,遊客可以點選不同的主題,如「學童營養」、「健康飲食」、「食材知識」等,並獲得相關的健康知識。例如,螢幕會展示不同食材的營養成分,並說明如何搭配食材以達到均衡的營養攝取。此外,螢幕還會提醒遊客注意哪些食物可能對健康不利,如高糖、高脂或過度加工的食品,並提供替代方案。這一部分的設計旨在讓遊客在遊玩的同時,學習到與健康相關的知識,強調健康飲食的觀念。

工廠的後段則是體驗區,這裡設有多種親子活動與DIY體驗,讓遊客可以親自動手參與便當的製作過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是「手握便當」、「造型創意美食」與「美味壽司」。這三項活動均需預約,且針對不同年齡層的遊客設計。例如,「手握便當」活動讓遊客學習如何正確握握便當,並瞭解便當的結構與分量。而「造型創意美食」則讓遊客發揮創意,將便當的食材組合成不同的造型,如動物、圖案或文字,這項活動不僅有趣,也讓遊客瞭解便當的可塑性與變異性。最後,「美味壽司」活動則讓遊客學習如何製作壽司,並瞭解壽司的歷史與食材來源。

除了這些活動,工廠還設有闖關任務區,這是一個結合遊戲與學習的互動空間。遊客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務,例如解謎、觀察、記憶等,才能獲得獎勵。例如,任務可能要求遊客在工廠的各個角落中找到與便當相關的知識點,如便當的歷史、食材的來源、健康飲食的原則等。完成任務後,遊客會獲得一個小證書或獎勵,這項活動不僅增加遊玩的趣味性,也讓遊客在遊戲中學習到與便當相關的知識。

工廠的歷史區則展示香又香便當的起源與發展。這裡設有歷史圖片與文字介紹,說明香又香便當如何從一個小規模的便當店發展成為如今的觀光工廠。例如,歷史圖片展示早期便當的製作方式,與現在的自動化生產流程的對比。此外,歷史區還介紹香又香便當的特色,如便當的設計理念、食材的選用標準與健康飲食的觀念,並說明這些理念如何影響現代人的飲食習慣。

最後,工廠的教育區設有專門為學校或教育機構設計的課程,例如「健康飲食小講座」、「便當製作實作課」等。這些課程讓學生或教師能夠深入瞭解便當的製作過程與健康知識,並透過實作活動,學習如何搭配食材與設計便當。例如,在「便當製作實作課」中,學生會學習如何選擇食材、設計便當的結構,並瞭解便當的營養價值。這項活動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也培養他們的實作能力。

總體而言,香又香便當調查局透過多樣化的地點設計,讓遊客在遊玩的同時,學習到與便當相關的知識。從展示牆的科學設計,到透明觀景窗的生產流程,從健康知識的互動螢幕,到親子活動的DIY體驗,每一處地點都具有其獨特的功能與教育意義。這座工廠不僅是觀光的熱門地點,更是一個傳遞健康飲食理念與在地文化的重要場所。

附近的景點
臺灣菸酒(股)公司花蓮觀光酒廠
奇萊鼻燈塔
花蓮環保公園
四八高地戰備坑道-曼波海洋生態休閒園區
四八高地瞭望台
曼波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