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南後壁的卡多良食故事館,是一個結合在地文化與健康理念的觀光工廠,設計溫馨有趣。館內有小火車動線、蔬果占卜牆、五穀香料牆等互動裝置,讓大人小孩都能在玩樂中學習。二樓有開放式生產步道與DIY教室,可親手製作飯糰、披薩、泡菜等,還提供健康餐點與講堂活動。這裡不僅是吃飯的地方,更是傳承故事與教育的溫馨空間,非常適合親子一起來體驗。
位於臺南後壁的卡多良食故事館,是一座結合在地文化與健康理念的食品觀光工廠,其空間設計與動線規劃展現出獨特的溫度與巧思。從外觀看,這座建築並非傳統工廠的冷硬感,而是融合了兒童館的明亮與餐廳的舒適,形成一個既具教育意義又富娛樂性的空間。進入館內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由小火車組成的動線,這不僅是為孩童設計的互動裝置,也象徵著對食物與生活的熱愛。整體空間的設計由土溝優雅農夫團隊打造,充分體現在地的風格,讓訪客在參觀過程中能感受到臺南後壁的風土人情。
故事館的內部規劃分為多個區域,每個角落都經過精心設計,以提供不同層面的體驗。入口處的「蔬果占卜牆」是吸引遊客的第一個互動點,這座牆面採用翻翻牌的設計,蒐集了72種蔬菜水果的知識,透過運氣占卜的遊戲形式,讓參觀者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蔬果的營養與知識。牆面的設計不僅具有教育意義,也融入了趣味性,讓孩子與大人都能在遊戲中獲得知識。
接下來是「五穀香料牆」,這座牆面以透明玻璃罐展示五穀、乾貨、香草粉等食材,讓參觀者透過視覺與嗅覺的互動體驗,認識在烹調料理中增加風味的香料與五穀類食材。這座牆面的設計不僅展現了食材的自然色彩與外觀,也傳達出對健康食材的重視,讓遊客在參觀過程中能更深入理解非天然添加物對健康的影響。
從一樓通往樓上的樓梯間,沿途設有幾處可愛的藝術裝置,這些裝置不僅增添了空間的趣味性,也讓整體空間更具藝術感。這座工廠的背後有著感人的愛的故事,當時的糕餅店千金與窮小子的奮鬥史,這段歷史被巧妙地融入到空間設計中,例如牆上敘述著夫妻倆奮鬥史的敘事,以及駐留著當年老闆打拼事業的偉士牌,這些細節讓故事館不僅是觀光工廠,更成為一個有溫度的空間。
故事館的二樓是主要的觀光與體驗區域,這裡設有開放的生產製程步道,讓遊客可以親眼看到便當團膳的生產過程。每日兩段(11:30和1:30)的定時導覽,由專人負責解說,透過有獎徵答的活動,讓參觀者更能瞭解卡多良食大廚房每天發生的酸甜苦辣大小事,以及如何完成一萬多份餐點的超級任務。這座步道不僅讓遊客瞭解生產流程,也提供了浴塵室供遊客體驗,既新鮮又好玩。
在二樓的觀光工廠入口處,設有「天然五彩飯糰」、「天然五彩湯圓」、「童趣披薩」、「搖滾泡菜」與「有機蔬菜鮮採樂」等DIY教室,這些教室讓遊客可以親自參與食物的創作過程。例如,「天然五彩飯糰」利用天然蔬果做成的顏料,與當天現煮的香Q後壁在地米結合,讓遊客手作一份獨一無二的五彩飯糰。而「童趣披薩」則讓學齡前的小寶貝在家長陪同下也能輕易上手,從餅皮上妝秀到披薩盒DIY,最後披薩出爐切切樂,從頭到尾都要一手包辦,成就感十足。
「搖滾泡菜」則結合了音樂與料理,讓親子朋友同歡,一起手作充滿瘋狂趣味的美味料理。而「有機蔬菜鮮採樂」則讓遊客提著後壁阿嬤手作的茄芷袋,親手摘採來自柳營菩提林教養院院生有機種植的當令蔬菜,來場充滿愛心與感動、無毒天然的淨化課程,教你如何喫得健康又營養。
除了DIY體驗,故事館也設有「良食講堂」,不定期於週六時間開辦的免費活動,邀請業界或民間達人開辦食品安全、美食料理等主題課程。例如,曾舉辦過高慶泉-醬油知多少、食在油學問-黑心油品不要來、菱角絲巾染、健康蔬食新概念-原味優格新喫法等課程,這些活動不僅提供知識,也讓遊客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在用餐區,故事館提供了舒適的空間,讓遊客可以享受健康美味的餐點。這裡的菜色約30道左右,烹調方式較清淡,少油少鹽無添加化學調味,整體食材算不錯,很平實的優良食館。用餐的空間非常寬敞而且很舒適,樹下用餐區的造型桌,樹上有著亮麗的裝飾,增添了一份雅緻。
此外,故事館也設有兒童遊戲區,讓帶小孩前來的遊客能輕鬆度過時間。這裡有簡單的辦家家酒的廚房設施和小火車可以消磨時光,是一個小而美的觀光工廠。卡多良食故事館不僅適合親子一同前來用膳,也是一個讓孩子學習食物與健康的重要場所。
總體而言,卡多良食故事館的設計與規劃,充分展現了對在地文化與健康理念的重視。從入口處的小火車到二樓的生產步道,從DIY教室到用餐區,每一處都經過精心設計,讓訪客在參觀過程中能感受到臺南後壁的風土人情與對食物的熱愛。這座工廠不僅是觀光工廠,更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故事、有教育意義的空間,值得親子一同前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