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得好食觀光工廠

新北市五股區的「豐得好食觀光工廠」以食農教育為核心,結合生產、觀光與教育,透過互動體驗讓遊客了解食材來源與保存過程。這裡有企業介紹牆、互動遊戲、種子牆、透明蔬果廊道、DIY體驗區與展覽空間,讓遊客在玩樂中學習食物知識。工廠也推動在地農產品教育,並與學校合作,成為重要的食農教育基地,是寓教於樂的創新觀光地點。

新北市五股區的「豐得好食觀光工廠」,是一座以「食農教育」為核心的創新觀光工廠,結合生產、觀光與教育三重目標,透過互動體驗與專業知識傳遞,讓訪客深入瞭解食材的來源、保存與配送過程。這座工廠不僅是新北市推動「4+1安心蔬菜計畫」的重要參與者,更以生鮮蔬食為主軸,結合科技與人文元素,打造一個寓教於樂的學習場域。以下將針對工廠內的主要重點區域與特色空間,進行細緻的介紹。

首先,工廠入口處設有企業介紹牆,這面牆面以視覺化設計呈現「豐得好食」的發展歷程與核心價值。牆面上不僅標註了企業的成立時間、產業定位與獲取的認證標章,還透過動態影像與文字說明,介紹工廠如何從傳統農業轉型為現代化觀光工廠。這面牆的設計不僅是資訊傳達的工具,更是讓遊客對工廠有初步認識的起點,並強化品牌辨識度。牆面後方的企業形象動畫牆,則以互動式螢幕呈現工廠的運作流程,包括食材的採購、加工、保存與配送等環節,透過動畫與實際操作的結合,讓遊客更直觀地瞭解工廠的生產模式。

接下來,工廠內設有多媒體食材互動遊戲設施,這是一處結合科技與教育的創新空間。遊客可以透過觸控螢幕或虛擬實境(VR)設備,參與食材的選擇與搭配遊戲。例如,遊客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蔬菜、水果或肉品,並透過遊戲學習這些食材的來源、營養價值與保存方式。此外,遊戲還包含與農民互動的虛擬場景,讓遊客體驗農耕過程,並瞭解如何透過科學方法提高農產品的品質與安全。這項設施不僅能吸引親子家庭遊玩,也能讓學童在遊戲中學習到食物的知識,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工廠內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空間是實體種子牆,這面牆由多種種子組成,並搭配標籤說明每種種子的來源、種植條件與食用方式。遊客可以透過這面牆瞭解臺灣在地農產品的多樣性,並認識不同種子的成長過程。此外,種子牆還設有互動觸控螢幕,遊客可以點選不同的種子,並觀看其成長的動態影像,或輸入種子的種類與來源,獲得相關的知識與資訊。這項設施不僅是教育性的展示,也讓遊客感受到種子與食物之間的連結,強化對農業與自然的尊重。

在工廠的生產區,遊客可以參觀食材的加工與保存過程。工廠內設有透明的蔬果廊道,遊客可以透過玻璃窗看到蔬果的採收、清洗、分類與包裝流程。這座廊道的設計讓遊客能夠直觀地觀察到食材的來源,並瞭解如何透過科學方法確保食材的新鮮度與安全性。此外,工廠內還設有冷鏈保存區,遊客可以見證食材如何在低溫環境下延長保存期限,並學習冷鏈保存的必要性。這項設施不僅讓遊客對食材的保存過程有更深的認識,也強化了對食品安全的意識。

工廠的另一個特色空間是遊客體驗區,這裡提供多種DIY手作課程,讓遊客在互動中學習食物的製作過程。例如,遊客可以參與彩色麻糬、搖搖飯糰或紅龜糕的DIY活動,透過實際操作了解這些傳統食物的製作方法與原料選擇。此外,工廠還設有食材的AR導覽系統,遊客可以透過手機或平板設備,掃描工廠內的食材標籤,獲得相關的知識與互動內容。這項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遊客的參與感,也讓教育內容更加生動有趣。

工廠的後段區域則設有食材的展示區與教育展覽空間,這裡展示各種臺灣在地農產品,並搭配標籤說明其來源、營養價值與食用方式。此外,展覽空間還設有互動式展板,遊客可以透過觸控螢幕瞭解不同食材的歷史背景與文化意義。例如,展板會介紹臺灣的傳統農業發展、食材的採用習慣,以及現代化生產方式的進步。這項設施不僅讓遊客對食材有更深的認識,也強化了對在地文化的尊重與認同。

除了工廠內部的空間,工廠的周邊環境也值得關注。工廠附近的捷運站與公車站,讓遊客能夠便捷地抵達此地,而工廠周邊的景點,如五股區的農業園區與自然生態區,則為遊客提供了更多探索的機會。此外,工廠與周邊學校的合作,也讓這座工廠成為一個重要的教育基地,讓學生在實地參觀中學習到食物的知識與農業的價值。

總體而言,「豐得好食觀光工廠」透過多樣化的空間設計與互動式設施,讓遊客在參觀過程中不僅能瞭解食材的來源與保存過程,也能透過遊戲與手作活動,學習到食物的知識與農業的價值。這座工廠不僅是新北市推動食農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結合科技與人文的創新觀光地點,為遊客提供一個寓教於樂的學習場域。

附近的景點
豐得好食觀光工廠
安美得傷口照護產業文化館
新莊晶冠廣場
願景館
宏匯廣場
塭仔底溼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