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立醫院是澎湖重要的醫療中心,位於馬公市中心,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期,戰後逐步擴建,服務範圍涵蓋馬公市與周邊離島。建築風格融合傳統與現代,外觀簡潔,前院廣場是居民休閒的好地方,後院還有花園和運動場。關稅局馬公支關則是歷史建築,建於1906年,為日治時期的關稅機構,建築融合歐式與日式風格,現為縣定古蹟。兩處地點相鄰,展現澎湖的醫療與歷史特色,是遊客必訪的景點。
澎湖縣立醫院是澎湖地區重要的醫療中心,位於馬公市的中心地段,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該醫院在戰後時期逐步擴建,成為澎湖主要的公立醫療機構,服務範圍涵蓋馬公市及周邊離島,如望安、竿機等。醫院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其主體結構為一座兩層樓的混凝土建築,外牆以灰白色水泥砌築,配以紅色窗框,整體設計簡潔大方。醫院的前院廣場是馬公市的公共空間,周圍有許多市井小調的攤位與休閒設施,是居民與遊客常來聚會的地方。醫院的後院則設有花園與運動場地,為民眾提供休閒運動的場所。澎湖縣立醫院在澎湖的醫療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僅提供基層醫療服務,也擔任教學與研究的功能,是澎湖醫療專業人才培訓的重要基地。
關稅局馬公支關則是澎湖歷史建築中的一個重要標誌,位於馬公市的中正路與中華路交叉口,與澎湖縣立醫院相鄰。該建築建於1906年,是日治時期澎湖重要的關稅機構,當時作為處理船舶進出口貨物的管理機關。建築體積約為200坪,主體為二層樓的紅磚結構,正面右側角隅設有二樓高的瞭望塔樓,整體設計融合了歐式與日式建築元素,展現當時的建築技術與風格。建築的門廊立面採用拱門式設計,前側則有巴洛克風格的窗戶,設計成對外業務受付窗口(檯),方便前來洽辦事務的民眾。屋頂為二種形式組合而成,在辦公室與倉庫等主體建築部分為「寄棟造屋根」,在塔樓部分則為「寶形造屋根」。建築物四周樑柱處,砌築斜柱來加強建築物的結構,並搭配渦卷形柱頭修飾,增顯建築物的美感。1994年,澎湖縣政府公告「馬公支關」為「縣定古蹟」,登錄名稱為「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使其成為澎湖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
澎湖縣立醫院與關稅局馬公支關兩處地點,不僅在澎湖的醫療與歷史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也因地理位置的相鄰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歷史與現代空間。澎湖縣立醫院的建築風格與關稅局馬公支關的歷史背景,都反映了澎湖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與文化特色。醫院的簡潔設計與關稅局的洋式建築,共同構成馬公市的歷史風貌,是遊客到訪澎湖時不可錯過的景點。兩處地點的歷史與現今功能,也展現澎湖在醫療、經濟與文化方面的多樣性,是澎湖的重要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