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行十村眷村文化保存園區是澎湖重要的歷史文化景點,保留日治時期的建築,並結合藝術、音樂與文創,形成獨特的園區。這裡有潘安邦紀念館、張雨生故事館,還有情人道、順承門等景點,每個地方都充滿懷舊與藝術氣息。園區內還有茶屋、手繪工作坊、繩結藝術展區等,讓遊客能深入體驗澎湖的歷史與文化,感受在地生活的溫馨與浪漫。
篤行十村眷村文化保存園區是澎湖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景點,不僅保存著日治時期的眷村建築羣,更融合了藝術、音樂、文創與在地文化元素,形成一個兼具歷史深度與生活氣息的文創園區。園區內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濃厚的懷舊氛圍,從斑駁的木造老屋到精心設計的藝文空間,每項細節都訴說著過去的記憶,也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來感受這段特殊的歷史與文化。
首先,園區內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潘安邦紀念館。這座位於新復裏1巷5號的建築,原為潘安邦的舊居,是他童年時與家人生活的地方。如今,這裡被改造成一座以潘安邦生平與創作歷程為主題的紀念館,展覽內容涵蓋他的音樂成就、繪畫作品,以及與外婆的深厚情感。館內特別設置了「外婆的澎湖灣」歌曲創作的互動展區,遊客可以透過互動螢幕瞭解這首經典歌曲的由來,甚至參與猜測潘安邦最喜歡的服裝風格或食物的遊戲。館內還保留著他童年時的廚房,牆上掛著他與外婆的合照,展現出他對家鄉的深厚感情。這座紀念館不僅是對潘安邦個人的紀念,更是對澎湖在地文化的致敬,讓遊客在這裡感受到音樂與情感的深層連結。
與潘安邦紀念館相鄰的張雨生故事館,則以張雨生的音樂成就與人生經歷為主題。這座建築原本是張雨生的舊居,如今改造成一座以「我的未來」為主軸的展覽空間,展覽內容涵蓋他從鄉村到城市的音樂旅程,以及他創作的經典歌曲。館內設有互動螢幕,遊客可以透過觸控螢幕瞭解張雨生的生平,甚至參與他的音樂創作過程。展覽中特別設置了「我的未來」主題的互動遊戲,讓遊客體驗張雨生在音樂道路上的挑戰與成長。這座故事館不僅是對張雨生個人的紀念,更展現了澎湖在地音樂人才的璀璨光芒,讓遊客在這裡感受到音樂與夢想的交織。
園區內的另一個亮點是「情人道」,這條原本是金龍頭沿馬公港海灣闢設的海堤步道,如今經過整修後成為一個舒適的休憩空間。步道兩側種植著許多樹木,提供遊客涼爽的環境,也讓遊客可以欣賞到優美的海景。在情人道上,遊客可以漫步於海風中,感受澎湖的海濱氣息,也可以在木製的坐椅上休息,觀賞日落或夜景。這條步道不僅是觀光的熱門地點,也成為許多戀愛 couples 的浪漫地點,讓遊客在這裡感受到澎湖的浪漫與自然之美。
園區內的「順承門」則是另一個重要的歷史遺跡。這座門是1885年中法戰爭後於1886年所籌建的澎湖廳城六座城門之一,與大西門並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順承門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傳統與西洋元素,門上的雕飾細膩,展現出當時的建築技術與藝術風格。遊客可以在此拍照留念,感受歷史的厚重感,也可以在門附近的展區瞭解澎湖的歷史背景。這座門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澎湖文化的重要象徵。
除了這些歷史與文化景點,園區內還有許多文創與藝文空間,例如「中島茶屋」,這間茶屋以人文歷史與公共空間為特色,提供遊客品茶的機會。茶屋內的茶品精心挑選,展現出對茶文化的尊重,而茶屋的裝飾風格也融合了在地文化元素,讓遊客在品茶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澎湖的風土人情。此外,園區內還有「小白手繪工作坊」,這裡是手繪明信片與選物的發源地,遊客可以在此購買手繪的明信片,作為紀念品,也可以親自體驗手繪的過程,感受創作的樂趣。
園區內的「繩結藝術」展區,則以傳統繩結技藝為主題,展覽內容涵蓋不同種類的繩結,以及其在文化與生活中的應用。遊客可以在此瞭解繩結的歷史背景,也可以親自試試看繩結的技巧,體驗傳統技藝的魅力。這座展區不僅是對傳統技藝的介紹,也展現了澎湖在地文化與生活智慧的結合。
此外,園區內的「閒畫家常」則是兩家不同特色的店家,這裡提供手繪的小卡片與選物小商品,讓遊客可以購買紀念品,也可以在這裡休息,感受澎湖的慢生活。這兩家店家的裝飾風格都融合了在地文化元素,讓遊客在這裡感受到澎湖的溫暖與親切。
園區內的「彩繪牆」與「復古造景」則是另一個吸引人的景點,這裡的牆面被精心設計成藝術作品,展現出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而復古造景則讓遊客感受到過去的氛圍。遊客可以在此拍照留念,感受藝術與歷史的交融。
總體而言,篤行十村眷村文化保存園區是一個集歷史、藝術、文化與生活氣息於一體的文創園區。園區內的每個景點都散發著濃厚的在地文化與歷史氛圍,讓遊客在這裡感受到澎湖的獨特魅力。無論是歷史遺跡、藝術空間,還是文創商店,都讓遊客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與感動。這座園區不僅是澎湖的歷史見證,也是澎湖文化的重要象徵,值得遊客來體驗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