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生活博物館

澎湖生活博物館位於馬公市,是臺灣第一座城市博物館,結合歷史文化與生活習俗,透過多樣展覽讓遊客深入認識澎湖。館內有多個主題展區,如介紹地理歷史的「發現澎湖」、展示海洋資源的「海洋澎湖」,還有介紹傳統信仰、節慶、農漁業、建築與未來發展的展區,內容豐富多元。每個展區都以不同主題呈現澎湖的風貌,讓遊客在參觀中體驗澎湖的歷史與文化,並感受居民的生活與價值觀。

澎湖生活博物館位於澎湖縣馬公市,是臺灣第一座城市博物館,結合了歷史文化、生活習俗與在地特色,透過多樣的展覽方式,讓遊客深入瞭解澎湖居民的日常生活與歷史記憶。館內設有眾多展區,每個展區都以不同的主題呈現澎湖的風貌,從地理環境到歷史發展,從傳統文化到現代生活,皆有詳細的展陳與說明。以下將針對重點展區進行介紹,以呈現澎湖生活博物館的豐富內容與獨特魅力。

首先,展區名稱為「發現澎湖」,這個展區透過圓拱型的時光廊道,展出了澎湖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展區左側展示的是「發現澎湖」的地圖,說明澎湖是由許多大小不一的島嶼組成,宛如散落在海面上的珍珠。這座島縣四面環海,曾被葡萄牙人稱為「Pescadores」,意為漁人之島。展區通過地圖與文字說明,讓遊客瞭解澎湖的地理位置與歷史地位,並引導觀眾思考澎湖在臺灣海峽上的重要性。

接下來是「海洋澎湖」展區,這個展區重點介紹澎湖所處的地理位置與海洋資源。由於澎湖位於亞洲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臺灣海峽上,自古以來便是各國前進亞洲貿易的必經航道與轉運中繼站。展區透過模型與圖片,展示澎湖如何成為歷史上重要的貿易據點,並說明澎湖在經濟與交通上的歷史角色。此外,展區也介紹澎湖豐富的海洋資源,包括漁業、海產與海洋生態,讓遊客瞭解澎湖與海洋之間的密切關係。

第三個展區是「歷史風華」,這個展區透過縮尺示意模型與地圖,展現澎湖的歷史發展。展區中展示的是清光緒年間「媽宮城」的縮尺模型,這座模型上下兩層,分別對應現今與過去的媽宮城。底層為清代媽宮城的概況,上層則是現今市街的模樣,透過這兩層的對照,遊客可以清楚瞭解馬公城鎮(早期稱「媽宮」,日治時期改稱「馬公」)的發展歷程。展區還介紹了澎湖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例如明荷戰役、清鄭海戰、清法戰役及清日戰爭等戰役,其中「清鄭海戰」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展區透過歷史圖片與文字說明,讓遊客瞭解這場戰役的歷史背景與影響。

展區名稱為「民間信仰」,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宗教文化與信仰傳統。澎湖先民自大陸渡海而來,將原鄉的神明香火帶來,成為生活中重要的心靈寄託。展區中展示的三座歷史悠久的公廟,分別為天后宮、城隍廟與觀音亭,這三座廟宇一直是澎湖人的信仰中心。展區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這三座廟宇的歷史背景、建築風格與信仰活動,並說明澎湖民間信仰的特色與重要性。

接下來是「歲時節慶」展區,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節慶文化與傳統活動。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過上元」是澎湖人對元宵節的通稱,展區中展示的是澎湖各地廟宇的「上元乞龜」活動,這是一項先民流傳下來、大家耳熟能詳的節慶活動。展區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過上元」的歷史背景、活動內容與地方文化特色,並說明這項活動在澎湖民間的意義與影響。

展區名稱為「做山・農的生活」,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農業歷史與生活習俗。澎湖因地勢平坦、終年少雨,加上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農作物栽種不易,早期種植以番薯、花生、高梁三大作物為主。展區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澎湖農業的歷史背景、作物種植方式與農民的生活方式,並說明農業在澎湖歷史上的重要性與影響。

接下來是「討海・漁的生活」展區,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漁業文化與漁民生活。澎湖羣島擁有廣闊的潮間帶海域,盛產許多的螺貝類,因此,退潮時到潮間帶去「撿螺仔」或「扒蛤仔」貼補家用,是許多澎湖婦女的副業,也是許多小朋友課餘時的海邊活動。展區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澎湖漁業的歷史背景、漁獲種類與漁民的生活方式,並說明漁業在澎湖經濟中的重要性與影響。

展區名稱為「魚產加工」,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漁業加工與漁獲處理。由於澎湖四面環海,有著豐厚的漁業資源,漁獲產量豐足,除了供島內居民食用外,大部分則外銷到臺灣或日本等地。為了便利運銷和延長漁獲保存,便發展出「魚竈」。展區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澎湖漁業加工的歷史背景、魚產處理方式與漁獲保存技術,並說明魚產加工在澎湖經濟中的重要性與影響。

展區名稱為「歌吹相聞」,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音樂文化與傳統音樂。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傳唱歌謠及傳統音樂,藉以反應當地的風俗民情,澎湖也不例外,主要有褒歌、南管和八音等。展區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澎湖音樂的歷史背景、音樂形式與音樂活動,並說明音樂在澎湖文化中的重要性與影響。

展區名稱為「萬年富貴澎湖厝」,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住宅建築與生活空間。展區中展示的是澎湖住宅的建造與演進歷程,並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澎湖住宅的建築風格、結構設計與生活空間。展區還介紹澎湖住宅的歷史背景、建造材料與生活習慣,並說明住宅在澎湖生活中的重要性與影響。

展區名稱為「瓜綿綿子孫萬代」,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家族文化與生活傳承。展區中展示的是澎湖人的生活空間,第一站從「生命禮俗」開始,透過澎湖人的嫁娶、生子,及成長等介紹,彷佛讓您陪者澎湖人走過了一回人生大事。展區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澎湖家族的歷史背景、家族活動與生活傳承,並說明家族文化在澎湖社會中的重要性與影響。

展區名稱為「澎湖的聚落」,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聚落文化與社區生活。展區中展示的是澎湖的聚落建築與生活空間,並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澎湖聚落的歷史背景、建築風格與生活習慣。展區還介紹澎湖聚落的社區活動、社會結構與生活傳承,並說明聚落文化在澎湖社會中的重要性與影響。

展區名稱為「生活習俗」,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日常生活與習俗文化。展區中展示的是澎湖人的日常活動、生活習慣與文化傳統,並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澎湖生活中的各項活動、習俗與文化傳統。展區還介紹澎湖生活中的節慶活動、宗教信仰與社會習俗,並說明生活習俗在澎湖文化中的重要性與影響。

最後,展區名稱為「未來展望」,這個展區介紹澎湖的未來發展與文化展望。展區中展示的是澎湖的未來規劃、文化發展與社會進步,並透過圖片與文字說明,介紹澎湖的未來願景、文化創新與社會進步。展區還介紹澎湖的教育發展、科技進步與社會進步,並說明未來展望在澎湖社會中的重要性與影響。

澎湖生活博物館透過這些展區的介紹,讓遊客深入瞭解澎湖的歷史、文化、生活與未來發展,並感受澎湖居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傳統。每個展區都以不同的主題呈現澎湖的風貌,讓遊客在觀展的過程中,不僅能瞭解澎湖的歷史與文化,也能感受到澎湖居民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這座博物館不僅是澎湖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讓遊客在歷史與現今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記憶與生活啟發。

附近的景點
篤行十村
南海遊客中心
馬公港 漁人碼頭
案山里˙平安寶塔
澎湖開拓館
媽宮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