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遊憩區位於舊台九線的交通節點,曾是旅客的重要休息點,後來因台九線東移而沒落。經過整修後,以「鳳林慢城客家驛站」重新出發,結合在地文化與歷史,成為旅遊服務據點。這裡緊鄰兆豐農場,融合原住民與客家人歷史,是重要文化場域。園區設有無障礙設施、停車場、會議空間與休憩區,並舉辦手作活動與職人講座,讓遊客深入體驗在地文化。這裡也展示支亞幹部落、北林村與日治時期移民村的歷史,並有特產與文創商品展售,未來將持續活化,成為鳳林重要的文化與觀光中心。
林榮遊憩區位於舊臺九線的交通節點,曾是花東縱谷南來北往旅客的重要休息點,因臺九線東移後逐漸沒落,經過多年整修與活化,如今以「鳳林慢城客家驛站」之名重新出發,成為結合在地文化與歷史記憶的旅遊服務據點。這處位於鳳林鎮林榮裏,緊鄰兆豐農場西側,地理位置特殊,融合了西林村支亞幹部落、北林村的客莊與日治時期移民村的歷史文化,形成獨特的文史背景,讓這處空間不僅是休憩之地,更成為連結原住民與客家人歷史記憶的重要場域。
林榮遊憩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作為臺九線的重要交通節點,是連接花東縱谷與臺灣本島的關鍵據點。然而,隨著1990年代臺九線東移後,這處成為邊陲地區,逐漸失去交通與觀光功能,原本的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與戶外休憩設施也隨之荒廢。直到近年,透過地方社區的共同努力與文化活化計畫,這處空間重新被賦予新的生命,以「鳳林慢城客家驛站」之名,成為展現鳳林在地文化與歷史記憶的重要場所。
目前林榮遊憩區的建築與設施經過整修後,保留了原有的歷史格局,同時加入現代化的旅遊服務機能。入口處設有無障礙設施,方便不同年齡層的旅客使用;園區內設有停車場,讓遊客能輕鬆抵達,並提供洗手間等基本設施。此外,園區內也設有會議空間與休憩區,讓在地居民與遊客都能在此聚會、交流,感受鳳林的慢生活節奏。園區內不定時舉辦手作活動、職人講座與體驗遊程,讓遊客不僅能觀賞景觀,也能參與在地的文化活動,深入體驗鳳林的在地生活。
林榮遊憩區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其地理位置所連結的三個文化層面:支亞幹部落、北林村的客莊與日治時期移民村。支亞幹部落是臺灣重要的史前玉工廠遺址,位於西林村附近,是臺灣原住民與客家人歷史交集的重要場所。這處遺址展現了原住民先民在臺灣的生存智慧與文化創造,也成為鳳林地區歷史的重要標記。而北林村則是客家人在臺灣的發源地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是客家人在臺灣開墾與發展的重要據點。日治時期,林榮地區因交通便利,成為移民聚居的熱門地點,留下許多日治時期的建築與文化記憶,這些歷史遺產與支亞幹部落、北林村的文化相互交織,形成林榮遊憩區獨特的文化背景。
在這處空間內,設有專門的文史展示區,讓遊客能透過展覽與導覽,瞭解鳳林的歷史與文化。展覽內容包括支亞幹部落的考古發現、北林村的客家人歷史、以及日治時期的移民記憶。這些展覽透過圖片、模型、文物與導覽說明,讓遊客能深入認識鳳林的歷史與文化,並感受到不同族羣在此交織的歷史記憶。此外,園區內也設有在地特產與文創品展售空間,讓遊客能購買到鳳林在地的農產品、手工藝品與文化商品,將鳳林的在地文化帶回家。
林榮遊憩區的另一個特色是其多功能工坊,這處空間不僅是展覽與展售的場所,也成為在地居民與遊客參與文化活動的場地。工坊內設有手作體驗區,讓遊客能親自參與在地的傳統工藝,例如編織、陶藝、木工等,透過親身體驗,瞭解鳳林的在地文化與技藝。此外,工坊也定期舉辦職人講座,邀請在地的匠人與文化工作者分享他們的創作經驗與文化故事,讓遊客能更深入理解鳳林的在地文化。
林榮遊憩區的地理位置也使其成為鳳林地區重要的自然與文化景觀點。園區內設有休憩區,讓遊客能在此休憩,欣賞周圍的自然景色。此外,園區內也設有觀景臺,讓遊客能遠眺鳳林與萬榮鄉的風景,感受鳳林的自然環境與文化氛圍。這處空間的自然景觀與文化設施相輔相成,讓遊客能在享受自然景觀的同時,也能深入體驗鳳林的在地文化。
林榮遊憩區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使其成為鳳林地區重要的文化資產。這處空間不僅是觀光的據點,更成為連結原住民與客家人歷史記憶的重要場所。透過這處空間,遊客能認識鳳林的歷史與文化,並感受到不同族羣在此交織的歷史記憶。未來,林榮遊憩區將持續活化,成為鳳林地區重要的文化與觀光中心,讓更多人能來到這處空間,體驗鳳林的在地文化與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