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峰濕地

崎峯濕地公園位於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東南角,是結合生態教育與自然景觀的人工濕地。這裡不僅能調節水文、淨化水質,還是賞鳥與觀光的好地方。濕地內有九曲橋、賞鳥亭等景點,讓遊客能近距離欣賞濕地生態。步道兩旁種滿耐濕植物,吸引許多鳥類棲息,如大白鷺、金斑鴴等。復育區種植本土植物,生態教育功能強,讓遊客在賞景之餘,也能學習濕地知識。

崎峯濕地公園位於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的東南角,是一處融合生態教育與自然景觀的濕地生態體系。這裡不僅是連接林邊大排左岸溼地與大鵬灣的重要過渡地帶,更因其獨特的生態功能與自然景觀,成為遊客探索濕地生態的熱門地點。作為一座佔地約9.5公頃的人工濕地,崎峯濕地既具備滯洪調節的環境功能,也因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優美的景觀,成為觀光與生態教育的雙重場域。

濕地的核心特色在於其生態功能與自然景觀的結合。濕地的北側進水口連接林邊鄉左岸溼地的出流水,經由濕地的過濾與調節作用,最終流入大鵬灣。在雨季時期,濕地發揮滯洪功能,緩衝大鵬灣的水文壓力;而在非雨季時,濕地則作為人工處理系統,淨化附近社區排出的家庭污水與養殖廢水。這種設計不僅讓濕地成為環境保護的實踐場域,也讓遊客得以在自然中觀賞到水質淨化過程的生態現象。

濕地內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是「九曲橋」與「賞鳥亭」。九曲橋是連接濕地兩端的關鍵步道,橋身設計成彎曲的曲線,既符合濕地的自然地形,也讓遊客在穿過橋面時能遠眺濕地的景觀。橋上設有賞鳥亭,遊客可在此拾級而上,遠眺大鵬灣的壯麗景觀,同時也能觀察到濕地內的鳥類活動。橋的設計讓遊客在行走之間,既能感受濕地的生態氛圍,也能近距離欣賞到濕地內的動植物。

濕地的生態景觀主要集中在濕地步道與賞鳥區。步道沿著濕地的周邊延伸,讓遊客可以緩步穿行於濕地的林間與水邊。濕地內的植被以海茄苳、銀合歡、苦林盤等耐濕植物為主,這些植物不僅提供了鳥類的棲息環境,也為濕地增添了豐富的自然色彩。在步道的沿途,可以觀察到濕地內的水鳥活動,例如大白鷺、黃頭鷺、金斑鴴、彎嘴濱鷸與高蹺鴴等,這些鳥類在濕地的水面上翩翩飛舞,或是停歇在枝頭,形成一幅動靜結合的生態畫面。

濕地的賞鳥區位於九曲橋的下游,是一片廣闊的濕地區域,這裡是許多鳥類的棲息地,尤其在早晨與傍晚時分,鳥類的活動最為活躍。遊客可以在此處靜坐觀賞,觀察到鳥類的行為模式,例如捕食、築巢、飛行等。濕地內的水體清澈,與周圍的植被形成對比,讓鳥類的活動更加明顯。此外,濕地內的水草與樹木也提供了鳥類的遮蔽與棲息空間,讓遊客能在不打擾鳥類的情況下,欣賞到豐富的鳥類生態。

除了賞鳥區,濕地內的復育區也是值得探訪的重點。復育區位於濕地的邊緣,是濕地生態保護的重要區域。這裡種植了多種本土植物,並設有說明牌,介紹這些植物的生態功能與保護意義。雖然復育區不能進入,但遊客可以從濕地步道的視野中觀察到復育區的景觀,並瞭解濕地的生態保護措施。復育區的存在,不僅讓濕地的生態系統更加完整,也讓遊客能理解濕地的環境價值。

濕地的另一個特色是其與崎峯社區的連接。在濕地的入口處,有崎峯社區活動中心,這是一個為遊客提供資訊與休憩的場所。活動中心的周邊有停車場,方便遊客在抵達後稍作休息。活動中心的正前方是一片濕地,這裡是鳥類的棲息地,也是遊客觀賞鳥類的最佳地點。活動中心的設計讓遊客在觀賞濕地生態的同時,也能得到基本的生態資訊,例如鳥類的種類、生態習性等。

濕地的遊覽方式多樣,遊客可以選擇自行沿步道穿行,或者在九曲橋上遠眺濕地的景觀。在濕地的步道上,遊客可以觀察到濕地的植被、水體與鳥類的活動,並在觀賞的同時,瞭解濕地的生態功能。此外,濕地的賞鳥亭與復育區也提供了不同的觀賞角度,讓遊客能從多個視角欣賞濕地的生態景觀。

濕地的生態教育功能也讓它成為一個重要的生態教學場域。在濕地的步道上,有許多說明牌介紹濕地的生態功能與鳥類的生態習性。這些說明牌不僅提供基本的生態資訊,也讓遊客能理解濕地的環境價值。例如,說明牌會介紹濕地如何調節水文、淨化水質,以及鳥類在濕地中的生存策略。這些資訊讓遊客在觀賞濕地的同時,也能學習到生態知識,增進對濕地環境的認識。

濕地的自然景觀與生態功能,使其成為一個值得探訪的生態景點。遊客在這裡可以觀察到濕地的生態系統,感受自然的美與生態的價值。濕地的九曲橋、賞鳥亭、復育區與活動中心,都是濕地的重要景點,讓遊客能在不同的位置,從多個角度欣賞濕地的生態景觀。濕地的生態教育功能,也讓它成為一個重要的生態教學場域,讓遊客在觀賞的同時,也能學習到生態知識。

總體而言,崎峯濕地公園是一處融合生態功能與自然景觀的濕地生態體系,其獨特的設計與豐富的生態資源,使其成為一個值得探訪的生態景點。在這裡,遊客可以觀察到濕地的生態系統,感受自然的美與生態的價值,同時也能學習到生態知識,增進對濕地環境的認識。

附近的景點
崎峰濕地公園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
左岸溼地
映霞橋亭
右岸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