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鼻頭公園

貓鼻頭公園位於臺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是海峽交界處的自然地標,擁有壯麗的海蝕景觀,如海蝕溝、礁柱與壺穴,是學習地質的好地方。這裡有貓巖、觀景臺、步道與壺穴等特色景點,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地形與生態。雖然海況複雜,嚴禁水上活動,但遊客仍可近距離欣賞珊瑚礁與海洋生物,感受自然的奇妙與壯麗。

貓鼻頭公園位於臺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東南岬,是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交界點,也是臺灣最南端的自然地標之一。這處公園以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聞名,擁有豐富的海蝕景觀,包括崩崖、海蝕礁柱、海蝕溝、海蝕壺穴等,是極佳的自然地質教育場所。公園內不僅有壯麗的海景,還有獨特的地形結構,讓遊客能親身體驗臺灣南部的自然風貌。以下將針對公園內幾個重點地點進行介紹。

首先,貓巖是貓鼻頭公園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這塊矗立於海中的巨大岩石,是由無數珊瑚石化聚集而成,因形狀似俯臥著的貓,故得名「貓巖」。貓巖位於公園的入口處,是遊客首先會看到的景點。從遠處望去,貓巖的形狀獨特,看起來像是蹲伏在海中的貓,令人印象深刻。貓巖的周圍環境也十分特殊,因為它處於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交會處,海流交會,浪濤洶濤,因此嚴禁任何水上活動。貓巖附近的海域,珊瑚礁發達,怪石林立,形成了一幅壯麗的海景畫面。

接下來是觀景臺,這處位於公園的最高點,是眺望整個臺灣最南端的極佳之處。從觀景臺遠眺,可以看到由核三廠出水口、後壁湖、南灣、青蛙石乃至鵝鸞鼻等整個臺灣最南的沿線海岸。觀景臺的視野非常廣闊,可以同時看到海與陸地的景觀,讓人感受到臺灣最南端的地理位置。此外,觀景臺的周圍環境也十分適合休憩,四周綠樹成蔭,海風輕拂,是休閒度假的理想地點。

再者,公園內的步道也是遊客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公園內的步道分為兩區,第一區是連接遊客中心與兩個賞景平臺的步道,第二區則是可下至海邊沿海岸步行的步道。第一區的步道沿著珊瑚礁凹痕鋪設,充滿原始感,而第二區的步道則沿著珊瑚礁的凹痕延伸,讓遊客可以親近大自然,感受珊瑚礁的生態。然而,由於珊瑚礁的海蝕現象劇烈,步道路況不佳,因此在步道入口處有警告標示,提醒遊客注意安全。

除了步道,公園內的壺穴也是值得重點介紹的景點。壺穴是海水在潮水帶領下,在珊瑚礁上不斷磨蝕而形成的窟窿,這些窟窿在退潮時會與外面海水自成一體,形成天然的水族箱。壺穴的周圍環境十分特殊,因為它處於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交會處,海流交會,浪濤洶濤,因此嚴禁任何水上活動。壺穴的周圍有許多藻類和海中生物,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生態教育的重要場所。

另外,公園內的海蝕礁柱也是值得一看的景點。這些礁柱是珊瑚礁岩塊在海潮侵蝕作用下形成的,原本的節理裂縫逐漸被侵蝕成洞穴,再經一段時間,洞穴頂上的礁岩因重力影響崩落而形成一根根獨立的大石柱。海蝕礁柱的周圍環境也十分特殊,因為它處於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交會處,海流交會,浪濤洶濤,因此嚴禁任何水上活動。海蝕礁柱的周圍有許多藻類和海中生物,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生態教育的重要場所。

此外,公園內的潮池也是值得一看的景點。潮池是海浪不斷沖激造成各式各樣形狀的怪巖,其中較大的壺穴,在浪潮較大或漲潮時,海水夾帶海中生物,被帶進壺穴,退潮時,壺穴與外面海水自成一體,壺穴也開始生長藻類,與帶進的海中生物各自形成一食物鏈,像一天然的水族箱。潮池的周圍環境也十分特殊,因為它處於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交會處,海流交會,浪濤洶濤,因此嚴禁任何水上活動。潮池的周圍有許多藻類和海中生物,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生態教育的重要場所。

最後,公園內的貓形巖也是值得一看的景點。這塊矗立於海中的巨大岩石,是由無數珊瑚石化聚集而成,由於其形狀似俯臥著的貓,貓鼻頭也因其而得名。貓形巖附近的海域,珊瑚礁發達,怪石林立,形成了一幅壯麗的海景畫面。貓形巖的周圍環境也十分特殊,因為它處於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交會處,海流交會,浪濤洶濤,因此嚴禁任何水上活動。貓形巖的周圍有許多藻類和海中生物,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生態教育的重要場所。

總體來說,貓鼻頭公園是一個集自然景觀與地質教育於一體的場所,擁有豐富的海蝕景觀,包括崩崖、海蝕礁柱、海蝕溝、海蝕壺穴等,是極佳的自然地質教育場所。公園內的每個景點都具有獨特的地理特色,讓遊客可以親身體驗臺灣南部的自然風貌,感受大自然的雕琢與演化。

附近的景點
貓鼻頭公園
墾丁白沙灣
白砂灣
後壁湖
後壁湖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