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鑾鼻公園在屏東縣,是台灣最南端的熱門景點,有壯麗的自然風光、歷史遺跡和多樣地形,像是燈塔、珊瑚礁、草原等。鵝鑾鼻燈塔建於1881年,是全台最南端的燈塔,設計有軍事防禦功能,夜間賞星超棒。公園還有珊瑚礁怪石、滄海亭、最南點觀海平臺、龍磐公園和水蛙窟大草原等景點,每處都有獨特風貌,讓旅客能感受自然壯麗與歷史文化。這裡白天看海景、珊瑚礁,晚上賞星空,是南國旅遊不可錯過的好地方。
鵝鑾鼻公園位於臺灣南部的屏東縣,是臺灣最南端的觀光勝地,以其壯麗的自然景觀、歷史遺跡與獨特的地理環境聞名。公園內不僅有鵝鑾鼻燈塔這樣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更結合了珊瑚礁、海蝕巖、草原等多樣地形,形成一個集自然美景與人文歷史於一體的旅遊熱點。這裡的景觀與氣候條件,使其成為臺灣八景之一,也吸引大量遊客來此感受南國的風情與自然的壯麗。
鵝鑾鼻燈塔是公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這座燈塔建於西元1881年,是臺灣本島最南端的燈塔,其歷史可追溯至清朝時期。燈塔的塔身為白色鐵造圓塔,高21.4公尺,其設計具有軍事防禦功能,圍牆上設有槍眼,四周築有壕溝,使得它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這座燈塔在1962年進行改建,換上光力強大的旋轉透鏡電燈,使其成為臺灣南海地區漁民的回家路標,也因此被譽為「東亞之光」。燈塔的燈光與月光交相輝映,成為夜間賞星的絕佳場所,而燈塔前的草地則是拍照的熱門地點,塔身與蔚藍天空、青綠地面的對比,更顯出其壯觀。
除了燈塔,鵝鑾鼻公園內的珊瑚礁怪石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公園內的珊瑚礁由於沿海日光強、海水清澈,促成了珊瑚礁的繁榮,後經地殼運動隆起,形成現在的巨礁林立、怪石嶙峋的景觀。這些珊瑚礁岩洞穴的形成,是因長期的海浪侵蝕作用,例如「非非洞」與「冤家路」就是珊瑚礁岩裂谷形成的狹窄路徑,而「親吻石」則是因兩塊礁岩僅有微小接觸,彷彿在親吻,因而得名。這些獨特的地貌,展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讓遊客在漫步公園時,能感受到海浪與岩石互動的壯麗畫面。
在鵝鑾鼻公園的高點,「滄海亭」是賞海景的絕佳地點。這座涼亭位於海濱的最高點,從這裡可以遠眺北方的貓鼻頭與湛藍的海岸線,感受到恆春海岸線的壯麗。滄海亭不僅是賞海的勝地,也是拍攝夕陽日落的熱門地點,當太陽緩緩沉入海中,餘暉灑在海面上,與海風交相呼應,彷彿時間在這裡停止。此外,滄海亭也是一個避暑的好去處,涼亭的設計與周圍的環境相呼應,讓遊客在炎熱的夏天也能享受海風的涼爽。
公園內的「最南點觀海平臺」則是象徵臺灣最南端的立碑,這座立碑由兩塊分離卻又一體的碑身組成,象徵海陸相依的地理位置。平臺位於太平洋、巴士海峽與臺灣海峽之間,從這裡可以看見東、南、西不同方向的海上風貌,若天氣晴朗,甚至可以看到七星巖的美景。這座平臺不僅是觀海的勝地,也是遊客留影紀唸的熱門地點,因為它的位置特殊,能讓遊客感受到臺灣最南端的地理位置。
除了這些主要景點,鵝鑾鼻公園內的「龍磐公園」與「水蛙窟大草原」也是值得遊覽的重點。龍磐公園位於鵝鑾鼻與風吹砂之間,是一片廣闊的草生地,周圍是石灰岩臺地,因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蝕,形成了崩崖、滲穴、石灰岩洞與紅土等地形。這裡更是熱門的流星觀賞地點,廣袤的草原讓視野無屏障,夜晚沒有光害,躺在草地上觀賞漫天星宿,與海浪聲交相呼應,是絕佳的賞星體驗。而水蛙窟大草原則被網友封為「墾丁私房美拍祕境」,這片牧草原與藍天相映成趣,拍起照來就像是從前電腦的開機畫面,橫貫草原的白色欄杆更讓遊客能拍出彷彿置身紐西蘭的奇蹟美照。
鵝鑾鼻公園的景觀與氣候條件,使其成為臺灣最具特色的觀光勝地之一。公園內的燈塔、珊瑚礁、滄海亭、觀海平臺、龍磐公園與水蛙窟大草原,各具特色,吸引不同興趣的遊客來此探索。除了自然景觀,這裡也保留了歷史的痕跡,如鵝鑾鼻燈塔,讓遊客在賞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臺灣的歷史文化。無論是日間的海景、珊瑚礁,還是夜間的星空、賞星,鵝鑾鼻公園都提供了豐富的旅遊體驗,使其成為臺灣南部不可錯過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