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壁聚落

芹壁聚落位於馬祖北竿鄉,是馬祖列島保存最完整的傳統閩東建築聚落,有地中海風情。這裡的石頭屋依山而建,與海景交映,形成靜謐浪漫的畫面。建築以花崗岩打造,堅固耐用,並有階梯狀排列的特色。還有龜島、防空洞、海盜屋等景點,每個地方都蘊藏歷史與文化。此外,永康步道和斑駁的巷弄,都讓人感受到這裡與自然的連結與時光的痕跡,是個值得細細品味的旅遊勝地。

芹壁聚落位於馬祖北竿鄉,是馬祖列島中保存傳統閩東建築最完整的地方,其獨特的石頭屋聚落與自然景觀,使其成為臺灣少數具有地中海風情的景點。這裡的建築依山勢層層堆疊,與海景交相輝映,形成一幅靜謐而浪漫的畫面。芹壁的歷史與文化,不僅反映出臺灣東部的建築工藝,也隱含著當地居民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故事。以下將重點介紹芹壁聚落的幾個特色地點,並說明其歷史背景與遊覽價值。

首先,芹壁聚落的建築特色是其最為顯著的特點。這裡的房屋多為花崗巖建造,牆體厚實,屋頂則以石頭壓瓦片,以防止東北季風吹動瓦片。這種工法不僅堅固耐用,也讓整體建築呈現出質樸卻有韻律的美感。芹壁的房屋依山勢呈階梯狀排列,層層疊疊,形成一種錯落有致的視覺效果。這種建築方式,除了考量地形與防風需求,也反映了早期居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與利用。在這片石頭屋的巷弄間,可以見到斑駁褪色的標語與歷史痕跡,彷彿在訴說著過去的歲月與故事。

其次,芹壁的海景與自然景觀也極具特色。聚落背山面海,遠處可以望見蔚藍的海面與綿延的海浪,而近處則有許多礁石與巖壁。其中,著名的「龜島」是芹壁的一大亮點。這座位於芹壁村北面澳口中央的花崗岩礁石,形狀宛如一隻大海龜靜臥在水面上,因此被居民稱為「龜島」。據說,這裡的風水極佳,因此成為村落的珍寶之一。龜島四周的海水清澈見底,有「鏡澳」之稱,傳說正因如此,芹壁在過去曾繁榮一時。每年四、五月,這裡更是觀賞「藍眼淚」的最佳場所,夜間的海面會因浮游生物的發光而呈現藍色光芒,令人驚嘆。

另外,芹壁的防空洞也是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見證。這座防空洞位於聚落的某處,是戰爭時期為了防禦而建造的。現在,這處防空洞被改造成藝文空間,成為遊客瞭解馬祖歷史與戰爭記憶的場所。在這裡,可以見到當時的防禦設施與居民的生存痕跡,讓人感受到歷史的重量與當代的連結。

除了自然與歷史景觀,芹壁的「海盜屋」也是一大特色。這棟建築是戰爭時期「和平救國軍」北竿部隊主任陳忠平所築建的,因其結構特殊,被稱為「海盜屋」。這棟建築的設計與工法,反映了當時居民對安全與生存的考量,也成為芹壁建築風格的代表。在這棟建築門前,有個拍照很推薦的區域,可以取景拍到芹壁聚落建築層層堆疊的漸層感,是拍照的絕佳地點。

芹壁的巷弄間,也散佈著許多歷史與文化的故事。例如,早期居民以捕蝦皮為生,70年代漁業沒落後,許多居民外遷謀生,留下了不少空屋。這些空屋在政府有計畫的修繕下,轉變為民宿與藝文空間,成為當代遊客的旅遊據點。在這片石頭屋的巷弄間,可以見到許多歷史斑駁的牆面與標語,彷彿在述說著過去的歲月與故事。這些標語有些是當年居民的留言,有些則是對當代生活的評論,形成一種時光迴廊的感覺。

此外,芹壁的「永康步道」也是值得遊覽的景點。這條步道位於芹壁村附近,可以以不同角度欣賞芹壁的美景。步道沿途可以見到許多自然景觀與歷史遺跡,例如花崗岩礁石、海浪拍打的礁石區,以及一些古老的建築殘蹟。在這條步道上,可以感受到芹壁與自然環境的緊密連結,也讓遊客有機會體驗馬祖的自然風貌。

在芹壁的巷弄間,還可以見到一些特殊的建築與景觀。例如,有一處位於聚落北面的岩石,形狀特殊,被稱為「石頭屋」。這處景點的特殊之處在於,它與周圍的建築羣形成一種對比,既保留了歷史的痕跡,也展現出自然的美。在這處,可以見到許多花崗巖的風化痕跡,與周圍的建築形成一種質樸卻有韻律的美感。

總體而言,芹壁聚落的特色在於其獨特的石頭屋建築、與自然景觀的結合,以及歷史與文化的見證。這裡的每一處景點都蘊含著歷史的痕跡與當代的價值,讓遊客在漫步之間,感受到馬祖的風情與故事。無論是歷史的回溯、自然的欣賞,還是文化的體驗,芹壁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景點。在這片石頭屋的巷弄間,每一處景點都值得細細品味,讓遊客在這裡留下屬於自己的回憶。

附近的景點
龜島
碧園
壁山
北竿遊客中心
三連嶼
坂里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