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自行車道的綠色隧道段,是個結合自然與歷史的美景。這段路線種滿1940年代的樟樹,形成4.5公里的綠色隧道,陽光透進來,光影斑駁。沿路可以到達集集火車站、添興窯陶藝村、大樟樹與大眾爺祠等景點,每個地方都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騎車經過,不僅能賞景,還能感受集集的過去與現在,是一趟難忘的旅程。
集集自行車道的綠色隧道段,是一處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的迷人路段,沿途樹木成蔭、氣息清新,同時也散發著濃厚的在地文化與歷史痕跡。這段路線以1940年代種植的樟樹為主軸,形成一條長達4.5公里的綠色隧道,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在車輛上,彷彿為旅程披上一層柔美的光影。這段路線不僅是騎乘的樂趣,更是一場與自然、歷史與文化的深度接觸。
綠色隧道的樹木種植於日治時期,當時的集集地區因樟樹資源豐富,成為重要的樟腦產地。這些樟樹經過多年的生長,如今已成為一處自然景觀與歷史記憶的結合體。樹木的枝葉繁茂,形成一道道天然的綠色拱門,騎車時可見樹葉在風中輕輕搖曳,斑駁的光影在地面上跳動,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寧靜的氛圍。這段路線的設計,不僅考量到自然景觀的美感,也讓騎乘者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彷彿時間在樹木的年輪中緩慢流動。
沿著綠色隧道的路線,可以抵達集集火車站,這座建於1933年的車站,是集集支線的重要歷史遺跡。車站的建築風格保留了日治時期的木造結構,蒸汽火車站頭的設計,象徵著過去運送稻米與水果的輝煌歲月。雖然在九二一地震後經過重建,但車站的外觀仍保留著當年的風貌,成為歷史與當代交融的象徵。車站前的集集古街,則是另一個充滿在地文化的場景,這裡有著傳統小喫如香蕉酥、大碗剉冰與豆花,騎車經過時,可以感受到在地人的生活氣息與歷史記憶。
從集集火車站繼續沿綠色隧道前行,會到達添興窯陶藝村。這座位於隧道旁的傳統陶藝工廠,擁有超過一甲子的歷史,曾是生產琉璃瓦的重要窯場之一。如今,添興窯不僅是觀光的熱門地點,也成為當地人與遊客體驗陶藝文化的重要場所。園內的蛇窯設計古樸,煙囪與磚石結構彷彿在訴說過去的工藝故事。遊客可以跟著導覽,欣賞這座壯觀的老蛇窯,同時也能購買到精緻的陶藝作品,與家人一同參與DIY體驗,捏製屬於自己的陶藝創作。添興窯的歷史與當代陶藝文化,使這段路線不僅是自然景色的延伸,也成為文化體驗的主軸。
繼續沿著綠色隧道前行,會到達集集大樟樹。這棵樹齡達700多歲的樟樹,被當地人稱為「樟樹公」,是集集在地人的日常休閒好去處。樹冠巨大,為騎乘者提供乘涼的場所,樹葉的清香與樹幹的紋路,讓人感受到自然的靜謐與歷史的沉穩。在這棵樹下,可以稍作休息,同時也觀察到附近的生態景觀,例如「領角鴞」貓頭鷹是否已回巢準備孕育新生命。這棵樟樹不僅是自然景觀的代表,也是集集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象徵。
在綠色隧道的某一段路線,會經過樟腦出張所。這座歷史遺跡位於集集地區,曾是樟腦產業的重要據點。雖然如今已進行整修,但其木製建築的綠色窗格、白色的牆面與深棕色的大門,仍保留著百年前的風貌。雖然平時不對外開放,但會不定期舉辦創意市集與在地音樂會,讓民眾有機會與這座歷史遺跡近距離接觸。樟腦出張所的歷史與當代文化活動,使這段路線不僅是自然景色的延伸,也成為歷史與當代交融的象徵。
綠色隧道段的另一個重點地點是集集大眾爺祠,這座祠堂位於大樟樹旁,是集集地區的信仰中心。祠堂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傳統與歷史元素,其設計與結構反映了過去的信仰文化與社會風氣。在這座祠堂旁,可以感受到集集地區的歷史氣息與信仰傳統,同時也能體驗到在地人的生活與文化。
此外,綠色隧道段的路線還經過集集古街,這條街道是集集地區的歷史縮影,這裡有著許多傳統小喫與在地文化的店家。騎車經過時,可以感受到在地人的生活氣息與歷史記憶,同時也能體驗到集集地區的美食與文化。
總體而言,集集自行車道的綠色隧道段,是一段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的迷人路段。這段路線不僅是騎乘的樂趣,也是一場與自然、歷史與文化的深度接觸。無論是樹木的年輪、火車站的歷史、陶藝工廠的工藝,還是樟樹公的靜謐與樟腦出張所的歷史,都讓這段路線成為一個值得探索的旅程。在綠色隧道的環境中,騎乘者不僅能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也能體驗到集集地區的歷史與文化,這是一段值得記住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