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自行車道的五福圳段是台中市自然與人文交錯的代表,沿路有歷史水圳、橋樑與藝術景點,吸引許多旅人。這裡的橋中橋是重點,設計巧妙,歷史悠久;還有七彩屋、清水眷村文化園區、高美濕地與港區藝術中心等景點,結合自然與藝術,讓這條路成為台中必遊的自行車道。
清水自行車道的五福圳段是臺中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與人文交錯景觀之一,沿線不僅有蜿蜒的水道與歷史建築,更串聯了多處攝影熱點與休閒空間,吸引許多自駕或騎車旅人前來探索。這段路徑以「橋中橋」聞名,結合五福圳的歷史背景、自然景觀與現代藝術設計,成為臺中市最具特色的自行車道之一。
五福圳本身是臺中市重要的歷史水圳系統,起源自大甲溪,經過多次整建後,成為連接清水與大甲地區的重要水利設施。這段水圳在清代便已存在,日治時期更因農業發展而進一步擴建,如今沿線保留了許多原建的石砌水圳與橋樑,成為研究臺灣水利史的活體歷史遺跡。沿著五福圳自行車道行走,可以見到水圳與現今道路交錯而過,時而與田園交錯,時而與現代建築相映成趣,展現出臺灣鄉村與都市交融的獨特風貌。
五福圳段的自行車道最知名的景點是「橋中橋」。這座橋樑位於五福圳中段,橋體由三座石橋組成,中間一座為主要通行橋,兩側則是供行人與車輛通行的附屬橋。橋樑的設計巧妙,中間橋體較高,兩側橋體則與周遭地形融合,形成一幅靜謐的水岸風光。這座橋樑在日治時期便已存在,現今被視為臺中市重要的歷史遺產,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必訪的景點。沿著橋樑步行,可以遠眺五福圳的水波與周遭的稻田,或是眺望對面的山巒,景色十分壯闊。
除了橋中橋,五福圳段的自行車道還經過「七彩屋」這座具有藝術特色的建築。七彩屋位於五福圳中段,原本是1970年代由在地居民建造的簡易房屋,後因周邊環境改進而被重新規劃為藝術空間。這座建築以彩繪玻璃窗與彩色玻璃燈飾為特色,夜晚時分,整座建築在燈光下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景象,成為夜間自行車道的亮點。七彩屋的設計理念融合了在地文化與現代藝術,吸引許多攝影者與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
沿著五福圳自行車道行走,還可以到達「清水眷村文化園區」。這座園區位於五福圳末端,原為空軍眷村,現今經過整建後,成為展示在地文化與歷史的重要場所。園區內保留了許多原眷村的建築與設施,如眷村宿舍、公共設施與生活空間,並透過展覽與活動,讓遊客瞭解眷村歷史與在地文化。園區內還設有「海灣繪本館」,這座建築外牆以插畫為主軸,內裡則設有繪本閱讀區與展覽空間,是家庭遊覽的優良選擇。
五福圳自行車道的另一個特色是與「高美濕地」的連接。高美濕地位於五福圳下游,是臺灣著名的生態保育區,也是賞夕陽的絕佳地點。沿著五福圳自行車道前往高美濕地,可以見到退潮時水道與沙洲交錯的自然景觀,並在日落時分拍攝天空與濕地的倒影。高美濕地的木棧道與觀景平臺,也為自行車道增添了不少景觀價值,使這段路徑成為結合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的完整旅程。
此外,五福圳自行車道還經過「鰲峯山觀景平臺」,這座觀景平臺位於五福圳下游的鰲海路,是臺中市重要的賞夜景景點。平臺位於鰲峯山運動公園內,擁有180度環景的扇形觀景臺,可以遠眺臺中海岸線、高美濕地、三井outlet摩天輪等景點。沿著五福圳自行車道前往鰲峯山,可以同時享受水道的自然景觀與山巒的壯闊視野,是臺中市最具代表性的賞景地點之一。
五福圳自行車道的另一個特色是與「港區藝術中心」的連接。港區藝術中心位於五福圳下游,是臺中市重要的藝術展演場所,擁有展覽廳、演藝廳、戶外劇場等空間。這座建築採用中式建築風格,結合現代藝術設計,成為臺中市重要的文化景點。沿著五福圳自行車道前往港區藝術中心,可以同時欣賞水道的自然景觀與藝術建築的現代美感,展現出臺中市在自然與人文之間的平衡。
五福圳自行車道的總體規劃,結合了歷史遺產、自然景觀與現代藝術,使其成為臺中市最具特色的自行車道之一。沿線的每個景點都具有獨特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價值,吸引許多自駕或騎車旅人前來探索。這段路徑不僅適合緩步行走,也適合騎車欣賞沿途的風景,是臺中市不可錯過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