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民俗文物館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位於向天湖畔,周圍山巒環抱,湖面如鏡,宛如山水畫。館內融合傳統工藝與自然景觀,建築以竹編為主軸,展現賽夏族文化特色。館內分為三樓,一樓展示竹編工藝與互動體驗,二樓有影音室與常設展區,介紹歷史與矮靈祭,三樓有觀景台與祭儀文物。館外還有苦茶油林蔭大道,與自然景觀呼應,展現賽夏族人與自然的和諧。文物館不僅是文化展示,更是傳承與連結過去與未來的重要空間。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位於向天湖畔,整體地勢高聳,周圍山巒環抱,湖面如鏡,倒映著層層雲霧與遠處的山巒,宛如一幅靜謐的山水畫。這座文物館不僅是賽夏族文化的展示場所,更是一座連結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文的空間。館區設計融合賽夏族的傳統工藝與在地景觀,建築外觀以竹片編織為主軸,搭配黑白色圖騰裝飾,營造出質樸而富有文化意象的空間。整體環境與賽夏族人生活的自然環境相呼應,使訪客在步入館內的瞬間,便能感受到賽夏族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館內三層樓的結構,每層樓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與主題。一樓的竹籐編工藝區,是賽夏族傳統工藝的展示與體驗中心。這裡陳列了賽夏族人使用竹子與薴麻製造的各種工具與生活用品,如竹編的魚籃、農具、竹製水壺等,每一件展品都展現賽夏族人對自然資源的精緻運用。此外,這區還設有互動展區,讓遊客可以親自體驗竹編與薴麻織品的製作過程,感受賽夏族人世代傳承的工藝技巧。展區旁邊的特展室,則會不定期展出與賽夏族文化相關的主題展覽,例如「原力之美」等,展期長達數個月,讓遊客能深入探索賽夏族的歷史與文化。

二樓是館內的核心區域,包含影音播放室、常設展區與文化介紹空間。影音播放室設有三場次的影片播放,內容涵蓋賽夏族的歷史、傳統習俗、矮靈祭的由來與慶典過程,以及賽夏族人的日常生活。影片以動畫與實拍結合的方式,讓觀眾得以從多角度瞭解賽夏族的文化。常設展區則以展板、模型與文物展示賽夏族的歷史發展、人口分佈、與其他原住民的互動關係,以及賽夏族的起源傳說。展區中特別設有「巴斯達隘小學堂」,這是一個專門介紹矮靈祭的空間,展區內展示矮靈祭的相關物品,如臀鈴、背簍、竹筌等,並透過互動展板與說明牌,詳細說明矮靈祭的儀式流程與文化意義。此外,展區還設有南莊觀光地圖與交通資訊,方便遊客規劃行程。

三樓的觀景平臺與祭儀文物區,是館內最具特色的空間。觀景平臺位於三樓,可以遠眺向天湖的景色,湖面波光粼粼,周圍山巒聳立,形成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觀。然而,這一天因天氣原因無法親自前往觀景臺,但透過展區的說明牌與圖片,仍能感受到這片湖光山色的美感。祭儀文物區則專門展示與矮靈祭相關的文物,包括賽夏族人使用的祭祀器具、傳統服飾、以及與祭典相關的圖騰與符號。展區內還設有互動展板,讓遊客可以瞭解矮靈祭的歷史背景、儀式流程,以及賽夏族人如何透過這項祭典與自然、祖先建立連結。

館外的環境設計也值得關注,向天湖周圍的苦茶油林蔭大道,是賽夏族人與自然互動的另一個重要空間。這條小徑兩側種植著苦茶油樹,樹葉繁茂,為遊客提供遮蔽與涼爽。這條路徑不僅是通往館區的通道,也是遊客可以緩步漫步、欣賞湖景的步道。此外,向天湖的周邊還有其他自然景觀,如湖畔的草地、山巒的景色,以及湖中間的島嶼,這些景觀與賽夏族人傳統的自然觀念相呼應,展現賽夏族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

賽夏族民俗文物館的設計與展陳,不僅是對賽夏族文化的記錄與展示,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行動。館內的每一個展區、每一件展品,都展現賽夏族人對自然的尊重、對傳統的守護,以及對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透過這座文物館,遊客不僅能瞭解賽夏族的歷史與文化,也能感受到賽夏族人與自然、與祖先之間的深厚連結。這種連結,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期許,希望賽夏族的文化能在現代社會中繼續延續與傳承。

總體而言,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是一處結合自然景觀與文化展示的特別空間。它的設計與展陳,不僅展現賽夏族的傳統工藝與文化,也展現賽夏族人對自然的尊重與對文化的守護。這座文物館的每一個角落,都隱含著賽夏族人與自然、與祖先之間的深厚連結,使訪客在參觀的過程中,能深刻感受到賽夏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價值。

附近的景點
賽夏族民俗文物館
向天湖
光天高山步道
向天湖
石壁染織工藝園區
石壁染織工坊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