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瑪家鄉,結合自然與原住民文化,分為五個區域,各展現不同族群的傳統與生活智慧。馬卡拉彎是入口,有資訊中心與住宿;巴拔谷灣有文物館與工藝街;塔瑪麓灣可體驗泰雅、賽夏等族群的傳統技藝;娜麓灣有劇場與觀景台;富谷灣展示鄒族、布農族等住屋,還有藝術家創作。園區還有歌舞場、吊橋、射箭場等活動,讓遊客深入體驗原住民文化與自然之美。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座落於屏東縣瑪家鄉,是一個融合自然景觀與原住民文化的特色旅遊地點。園區內有五個主要區域,分別是馬卡拉彎、巴拔谷灣、塔瑪麓灣、娜麓灣與富谷灣,每個區域都展現不同原住民族羣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結合藝術展覽、文化體驗與自然景觀,形成一個沉浸式的原住民文化空間。以下將針對園區內重點地點進行介紹:

首先,馬卡拉彎區是遊客進入園區的第一站,這個區域以阿美族語命名為「瑪卡拉汎」,意指吸引遊客的地方,也寓意歡迎之意。這裡設有行政中心、遊客資訊中心、咖啡廳與住宿區,是遊客在進入園區前的資訊補給站。在馬卡拉彎區的樟樹園下,遊客可以悠閒地啜飲咖啡,享受山林間輕鬆愜意的時光。而遊客住宿區則提供典雅的住宿品質,夜色中遠眺部落的點點燈火,獨享靜夜星空與蟲鳴協奏曲,讓遊客在自然與文化中找到寧靜。

接下來是巴拔谷灣區,這裡設有園區導覽解說站、文物陳列館、工藝街與八角樓特展館。文物陳列館主要展示各原住民族的生活器物,見證並瞭解原住民族的生活智慧與生命軌跡。工藝街則是展售原住民族精緻的手工藝品,遊客可以購買具有文化特色的紀念品。八角樓特展館則是原住民藝術家作品的展覽場,遊客可以在此與原住民藝術創作者進行近距離對談,感受原住民藝術的創造力與文化深度。

塔瑪麓灣區則是以實體呈現的方式,讓遊客探索泰雅族、賽夏族、太魯閣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及噶瑪蘭族的傳統住屋。這裡設有泰雅族紋面、賽夏族搖臀鈴、卑南族盪鞦韆等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親身體驗原住民的傳統技藝與文化。此外,塔瑪麓灣區的自然景觀也十分吸引人,遊客可以在此緩步穿行於山林之間,感受原住民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娜麓灣區設有露天歌舞祭場、觀景臺、娜麓灣環形劇場與生活型態展示館。其中娜麓灣環形劇場是一處原住民部落做傳統表演的室內劇場,可同時容納2,000人在此觀賞原住民族的歌舞表演。劇場的表演內容每月都會有所更換,是文化園區的必遊之處。此外,娜麓灣區的觀景臺也讓遊客可以遠眺園區周圍的自然風景,感受山林間的寧靜與壯麗。

富谷灣則展示鄒族、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及邵族的傳統住屋,最特別的是,這裡將有駐園藝術家來此共同創作,一起體驗創作的過程與精神,以積極探索原住民藝術文化的無限可能。富谷灣的自然景觀也十分吸引人,遊客可以在此緩步穿行於山林之間,感受原住民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除了這些主要區域,園區內還有許多值得遊覽的重點地點。例如,歌舞場是欣賞原住民族歌舞表演的場地,每次來訪都有不同的驚喜。工藝街則是展售原住民族精緻的手工藝品,遊客可以購買具有文化特色的紀念品。吊橋是園區內的一個特別景點,適合來這裡看風景談戀愛。射箭場則是體驗原住民射箭文化的場地,遊客可以親自體驗射箭的技巧與文化。木琴體驗則是適合大小朋友一起參與的活動,現場有專人指導,讓遊客在遊戲中學習原住民的傳統技藝。

此外,園區內還有許多文化體驗活動,例如串珠體驗、手紋體驗、刺福球體驗等。這些活動都不需要額外費用,遊客可以親自參與,並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作為這次旅程的紀念。這些活動不僅讓遊客更深入地瞭解原住民的文化,也讓遊客在互動中感受到原住民的熱情與創造力。

總體而言,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是一個融合自然景觀與原住民文化的特色旅遊地點,每個區域都展現不同原住民族羣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結合藝術展覽、文化體驗與自然景觀,形成一個沉浸式的原住民文化空間。無論是想要了解原住民文化、體驗傳統技藝,還是享受山林間的寧靜,這個園區都能提供獨特的體驗與回憶。

附近的景點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禮納里部落
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
北葉觀景台
三地門工藝步道
隘寮河堤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