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文化展示中心位於南橫公路與梅山遊客中心旁,結合歷史、生活與藝術,展現布農族文化。入口有傳統圖騰與文化長廊,內有織布、木雕與互動螢幕。主展廳分為歷史、生活與當代三個區,展示傳統工具、房屋模型與當代藝術。還有互動體驗區,讓遊客親手體驗織布、陶藝等工藝。整個中心不僅傳承文化,也讓遊客深入感受布農族與自然的連結。
布農文化展示中心座落於南橫公路與梅山遊客中心旁,是一處集歷史文化、原住民生活與藝術展覽於一體的主題空間。整體建築以原住民文化為設計主軸,結合自然環境與傳統工藝,形成一個既能展現布農族歷史記憶,也能讓遊客沉浸於原住民生活實境的場域。中心內部規劃分為多個主題區域,每個區域都以不同的角度呈現布農族的傳統智慧與文化精神,從歷史回溯到當代生活,從傳統工藝到現代藝術,展開一場深入的原住民文化探索。
入口處的設計以布農族傳統圖騰與自然元素為主,入口廣場設有原住民文化長廊,展牆上以簡筆畫與彩繪方式呈現布農族的歷史軌跡,包括遷徙過程、部落分佈、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等。長廊兩側則以木雕與織布藝術為主軸,展覽布農族傳統的織布技術與圖騰紋樣,並以互動螢幕展示布農族語的發音與語法,讓遊客在進入展示中心前,便能感受到布農族文化的深厚底蘊。
主展廳是展示中心的核心區域,整個空間以「布農族的生存智慧」為主題,透過展覽與互動裝置,展現布農族如何在臺灣的山林環境中發展出獨特的生存方式。展廳分為三個主要展區:歷史與傳統、生活與藝術、當代與創新。歷史與傳統展區以布農族的歷史軌跡為主軸,展覽布農族的遷徙過程、部落分佈、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並透過文物與影像資料,呈現布農族的傳統生活型態。展覽中特別展出了布農族的傳統工具與生活器具,如竹製的農具、木製的容器、織布機等,這些文物不僅展現布農族的工藝技術,也反映他們與自然環境的緊密關係。
生活與藝術展區則聚焦於布農族的日常生活與傳統藝術。展區中設有布農族傳統的居住空間模型,包括木屋的結構與內部陳設,讓遊客可以透過模型瞭解布農族的傳統房屋結構與生活環境。展區內還展出了布農族的傳統服飾,包括男子的頭飾、胸飾、手飾,以及女子的頭巾、腰帶、腳套等,並透過互動螢幕展示布農族語的發音與語法,讓遊客在觀賞傳統服飾的同時,也能瞭解布農族的語言文化。
當代與創新展區則展現布農族在現代社會中的文化創新與藝術表現。展區中設有布農族的當代藝術作品,包括繪畫、雕塑、陶藝等,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技法,展現布農族在文化保存與創新上的努力。展區內還設有布農族的傳統音樂與舞蹈展演,透過現場演出,讓遊客能夠親身體驗布農族的傳統文化。
除了展區的設置,展示中心的互動體驗區也相當值得遊客停留。互動體驗區設有布農族的傳統工藝體驗區,遊客可以親自參與布農族的織布、陶藝、木工等傳統工藝,透過實作體驗,深入瞭解布農族的工藝技術與文化精神。此外,互動體驗區還設有布農族的傳統遊戲與活動,如布農族的傳統舞蹈、歌謠、節慶活動等,讓遊客在參與中感受布農族的傳統文化。
展示中心的外圍空間也融入了布農族的自然環境與文化意象,例如設有布農族的傳統圖騰與自然元素的裝飾,以及布農族的傳統農耕場景模型,讓遊客在離開展區後,仍能感受到布農族與自然環境的緊密關係。
整體而言,布農文化展示中心透過精心設計的展區與互動體驗,展現布農族的歷史記憶、傳統智慧與文化創新。每個展區都以不同的角度呈現布農族的傳統與當代,讓遊客在探索中不僅能瞭解布農族的文化,也能感受到布農族與自然環境的緊密關係。展示中心的設置,不僅是對布農族文化的一個重要保存與傳承,也是對臺灣原住民文化的一個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