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願寺在高雄六龜,是圓照寺的分院,占地約6000坪,結合傳統佛寺與藝術設計,成為台灣少數兼具宗教與文化特色的景點。寺內有大雄寶殿,融合敦煌壁畫與彩繪藝術;臥佛殿有東南亞最大的樟木臥佛像;還有美術館與藝石館,展示佛教與當代藝術。寺內還有500尊石雕羅漢像,以及素食義賣區等設施,讓遊客在參觀時能同時感受宗教莊嚴與藝術美感,非常值得一遊。
諦願寺位於高雄市六龜區,是圓照寺的分院,佔地約6000坪,規模龐大且建築風格獨特,結合傳統佛寺的肅穆與藝術美感,成為臺灣少數兼具宗教信仰與文化藝術特色的景點。寺內的建築、雕塑、浮雕與藝術展覽,不僅展現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也融入當代藝術的創新元素,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參觀。以下將重點介紹寺內幾個代表性景點,並說明其特色與觀賞方式。
**大雄寶殿:敦煌藝術與彩繪的結合**
大雄寶殿是諦願寺的中心建築,內部供奉釋迦牟尼佛像與地藏王菩薩,殿內的浮雕壁畫與彩繪藝術是寺內最具代表性的景點。這座大殿的設計融合了敦煌石窟的壁畫風格與當代彩繪技術,牆面、天花板與屋簷的裝飾均以金碧輝煌的色彩呈現,展現出華麗而莊嚴的氣勢。殿內的浮雕壁畫以敦煌藝術為藍本,描繪佛教故事與經典場景,色彩鮮豔、線條流暢,令人目不轉睛。此外,殿內的裝飾還融入了日式建築的細節,例如綠色底色的彩繪與傳統木構造的結合,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的平衡。站在殿內,可以遠眺寺外的羣山與荖濃溪,視覺與心靈皆得到靜謐的撫慰。
**臥佛殿:東南亞最大的樟木臥佛像**
大雄寶殿後方的臥佛殿是諦願寺的另一個亮點,這裡供奉的樟木臥佛像長度達7.5公尺,寬度1.9公尺,重達七公噸,是東南亞現存最大的樟木雕刻臥佛像。這尊臥佛由整棵樟樹雕刻而成,耗時三年時間完成,樹木的天然紋理與質地在雕刻過程中得以完整保留,展現出自然與人工的完美結合。臥佛的面容慈祥,身軀舒展,彷彿在沉靜中傳遞著佛的智慧與平和。圍繞臥佛的,是佛陀的十大弟子像,這些雕像細膩精緻,體現出匠師的精湛技藝。站在臥佛前,可以感受到一種莊嚴與寧靜的氣氛,同時也對匠師的創作精神感到敬佩。
**諦願寺美術館:藝術與宗教的交織**
寺內的美術館是免費開放的,展覽內容以佛教藝術與當代藝術為主,當天的展覽主題為「李蕭錕」的作品,展覽空間以簡潔的設計與現代感的裝飾呈現,與寺內傳統建築形成對比。美術館內的展品包括佛教雕塑、水墨畫、現代裝置藝術等,展覽主題多以宗教經典、佛像與禪意為主,展現出藝術與信仰的交融。雖然當天美術館已關閉,但可以預期展覽內容會涵蓋多樣的藝術形式,值得遊客在開放時間內參觀。
**諦願寺藝石館:奇珍異石的藝術展覽**
藝石館是諦願寺內收費參觀的景點,成人票價為100元,小孩為50元。這座藝石館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奇珍異石,包括彩色石、玉石、水晶、大理石等,每塊石頭都經過精心選購與陳列,展現出自然與藝術的結合。藝石館的設計以簡潔的空間與光影效果為主,讓觀眾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石頭的紋理與色彩。此外,藝石館的展覽主題多以佛教經典與禪意為主,例如展覽中會有以石頭為主題的浮雕作品,或是以石頭為材料的雕塑,展現出石頭在藝術中的多樣性。雖然當天藝石館已關閉,但可以預期展覽內容會涵蓋更多樣的石頭與藝術作品。
**寺內其他特色景點**
除了上述重點景點外,諦願寺內還有許多值得參觀的細節。例如,寺內的迴廊與彩繪牆面,以傳統工藝與現代色彩結合,展現出宗教建築的美感。此外,寺內的石雕羅漢像共有500尊,這些像以石頭為材料,雕刻精緻,每尊像都具有獨特的神態與風格,展現出匠師的精湛技藝。這些羅漢像不僅是寺內的景觀,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徵。此外,寺內的停車場與素食義賣區也值得遊客注意,停車場旁有提供素食與冷飲,讓遊客在參觀完寺內景點後,可以輕鬆地休息與用餐。
**總體感受**
諦願寺的建築與景點,不僅展現出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也融合了當代藝術的創新元素,使其成為臺灣少數兼具宗教信仰與文化藝術特色的景點。寺內的每個景點都經過精心設計,讓遊客在參觀時能感受到宗教的莊嚴與藝術的美感。無論是大雄寶殿的浮雕壁畫、臥佛殿的樟木臥佛像,還是美術館與藝石館的藝術展覽,諦願寺都值得遊客花時間去探索與感受。在這座寺內,不僅能感受到佛教的智慧與靜謐,也能看到藝術與信仰的交織,是一處值得多次造訪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