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梢步道

林梢步道位於新北市五股區觀音山半山腰,全長約800公尺,地勢平坦、樹蔭遮蔽,適合家庭、親子或情侶來此散步。步道入口在觀音山遊客中心下方,沿路有生態景觀與歷史建築,如楞嚴閣與凌雲禪寺。步道兩側可遠眺市區,生態資源豐富,春天還有蟬鳴聲。此外,這裡也是賞鷹與火山地貌的熱門地點,交通方式多元,適合各年齡層的遊客來探訪。

林梢步道位於新北市五股區,是觀音山半山腰西南側的一條生態步道,全長約80ity米,地勢平坦,沿路樹蔭遮蔽,是適閤家庭郊遊、親子踏青或情人散步的優美路線。步道沿途結合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是臺北地區少見的風景步道,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探訪。

步道的入口位於觀音山遊客中心下方的生態園區,從遊客中心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入口處周圍是綠樹成蔭的空間,偶有遊客在此休息乘涼,環境舒適。入口不遠處有座觀景平臺,但因周圍樹木遮蔽,視野受限,無法遠眺市區景色。然而,平臺本身作為步道的起點,為遊客提供一個輕鬆的起點,方便進入步道內部。

步入林梢步道後,步道總共有兩段,第一段和第二段皆為平緩的木棧道,整體路徑設計簡潔,適合各年齡層的遊客。步道沿線樹木茂密,遮蔽陽光,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不會感到頭暈眼花。步道兩側皆可遠眺市區的美景,廣闊的景緻讓遊客感受到身心舒暢。

林梢步道的特色之一是其生態環境,沿路有許多樹木,春夏之際可以聽到宏亮的蟬鳴聲,若停下來細細觀察,可以發現樹上的蟬真的很多很多。此外,步道的另一側仍可遠眺市區的美景,這讓林梢步道不僅是自然景觀的展示,也是城市與自然結合的體驗。

步道的盡頭會看到一間楞嚴閣,這是凌雲禪寺為提供信徒禪修的地方,興建於1926年,是採用觀音山石砌成的石屋,有著巴洛克和印度佛教的建築風格。然而,這裡屬私人土地,目前也沒有對外開放。楞嚴閣的存在為林梢步道增添了一個歷史與文化元素,讓遊客在賞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當地的歷史風貌。

除了楞嚴閣,林梢步道的附近還有凌雲禪寺和聖公媽廟。凌雲禪寺是五股鄉歷史最悠久的寺廟,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俗稱「內巖(巖)」,與另一座同在觀音山腳之西雲寺(俗稱「外巖(巖)」),都是歷史超過兩百年的古寺。寺內主要供奉觀音菩薩,為當地居民信仰中心。寺內保留不少古匾、古碑等文物,給人一種古樸悠遠之感。

聖公媽廟位於生態園區的左側,由於當地地質不穩,常發生崩塌意外,昔稱「崩山」,為了紀念早年遭崩塌活埋之先人,故興建此廟。聖公媽廟的存在,為林梢步道增添了一個文化與信仰的元素,讓遊客在賞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當地的歷史與文化。

林梢步道的生態環境也非常豐富,除了樹木,還有許多植物和動物。觀音山由於山勢不高,自古交通方便,因此人為開墾壓力甚大,山腳與山腰以大片的相思樹林與桂竹林為最大宗,都屬早年非常重要的經濟植物。天然植被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喬木的生長,背風面可見到十多公尺的高度,但在稜線山頂以及向海的迎風面,植株皆無法竄高,形成風衝矮林的特殊現象。天然林喬木層常見的有紅楠、大葉楠、杜英、香楠、茄冬、雀榕、榕樹、楓香等。

除了植物,林梢步道的動物資源也非常豐富,尤其是賞鷹活動。新北市八里觀音山與彰化八卦山同為著名的賞鷹地點,每年春天灰面鵟鷹北返時,愛鳥人士都會舉辦賞鷹及生態教育活動。除了灰面鵟鷹外,還可看到赤腹鷹、鳳頭蒼鷹及大冠鷲等猛禽。這些猛禽的出現,讓林梢步道不僅是自然景觀的展示,也是生態教育的場地。

林梢步道的地形地貌也值得關注。林梢步道位於觀音山半山腰西南側,觀音山位於臺灣最北端,隔淡水河與大屯火山羣遙遙相望。它與大屯火山各為獨立的火山活動所造成,但都是屬於第四紀更新世(約二百萬年前)時經數次噴發而成之火山地區。觀音山噴出熔岩流與大屯火山羣相似,均以安山岩為主。這種特殊的地形地貌,讓林梢步道不僅是自然景觀的展示,也是火山地貌的體驗。

林梢步道的交通方式也值得提及。自行開車的話,可以透過Google map導航到「觀音山遊客中心停車場」,但停車場的車位不多,若已停滿可以繞去凌雲路三段的路邊停車格看看。大眾運輸方面,可以搭乘捷運至蘆洲站(3號出口)→ 三重客運橘20公車 → 觀音山遊客中心站下車,或至凌雲寺站下車後步行約20分鐘至觀音山遊客中心。這些交通方式的選擇,讓遊客可以方便地到達林梢步道。

總體而言,林梢步道是一條結合自然景觀、生態資源與歷史文化的重要步道,適合各種年齡層的遊客前來探訪。無論是家庭郊遊、親子踏青,還是情人散步,林梢步道都能提供一個舒適且有意義的體驗。步道沿途的景觀與生態,讓遊客在賞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與歷史的深遠。

附近的景點
凌雲寺
楞嚴閣
凌雲禪寺
開山院
硬漢嶺
觀音山林梢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