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大學主顧聖母堂位於台中沙鹿區,是藝術與宗教結合的代表作。設計以「擁抱世界、萬眾合一」為主題,融合傳統與創新,打造出有文化意義又好看的景點。外觀用圓弧和流線造型,看起來像飛翔的鳥,象徵自由與包容;入口的玻璃十字架在陽光下會產生動態光影。內部採用簡約自然風格,有大量玻璃與白色建材,牆面是自然主題的彩色玻璃窗,祭壇也用流線設計,呼應整體風格。周圍還有長頸鹿與梅花鹿雕塑,象徵智慧與自然。開放時間與活動安排也相當特別,讓教堂在宗教氛圍中,也能讓訪客感受設計理念與生命思考。
靜宜大學主顧聖母堂位於臺中市沙鹿區,是近年來引發全臺關注的藝術與宗教建築結合的代表作。這座教堂以「擁抱世界、萬眾合一」為設計核心,將傳統宗教建築的莊嚴與現代藝術的創新融合,成為兼具文化意義與視覺美感的景點。從外觀到內部,每一處細節都傳達著對生命、信仰與自然的深刻思考,使其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成為一個能引發共鳴的公共空間。
教堂的外觀設計以圓弧形態為主軸,整體造型活潑而富有靈感,與傳統教堂的樸實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建築表面採用流線造型與柔和曲線,營造出輕盈的視覺感受,彷彿一隻展翅欲飛的鳥,象徵對自由與包容的追求。入口處的玻璃十字架在陽光下會產生不同光影變化,隨著時間推移,十字架的影子會在地面上投射出不同的形狀,這種動態的光影效果,讓教堂在不同時間與角度下展現出不同的面貌。此外,教堂的主體結構與周圍環境的規劃也頗具巧思,從空中俯瞰,教堂的外型宛如一條魚,而通往大門的筆直路徑則象徵著通向信仰的導向,這兩種意象的結合,傳達出對聖經經文的詮釋與對生命寓意的思考。
教堂的內部空間則以簡約與自然為主調,採用大量的玻璃與白色的建築材料,使整體空間看起來通透而明亮。教堂的穹頂設計採用類似球形的曲面結構,與外部的圓弧造型相呼應,營造出一種整體的流線感。教堂的牆面則採用彩色玻璃窗,這些玻璃窗的設計並非傳統的聖經經文與聖人圖像,而是以自然景觀與生命主題為主軸,例如花朵、風景、動物等,這些圖像的選擇讓教堂的內部空間更具生命力,也呼應了「萬眾合一」的設計理念。教堂的中心位置設有祭壇,祭壇的設計也採用流線造型,與整體建築風格保持一致,使得整個教堂在視覺上形成一個整體的空間。
教堂的周圍環境也經過精心設計,使其與主體建築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教堂的入口處有兩座雕塑,一座是長頸鹿,另一座是梅花鹿,這兩座雕塑的設計寓意深遠,長頸鹿代表著對知識與智慧的追求,而梅花鹿則象徵著對自然與生命的敬重。這兩座雕塑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教堂的藝術價值,也讓教堂成為一個能引發思考的公共空間。此外,教堂的周圍環境也經過精心規劃,例如教堂的旁邊有許多花草植物,這些植物的選擇並非隨意,而是以自然與生命為主題,使得整個教堂的環境看起來更加活潑與自然。
教堂的設計並非只注重視覺美感,更在於傳達一種對生命與信仰的深刻思考。教堂的設計理念中,「擁抱世界」的意象體現在建築的外觀與內部空間的設計上,而「萬眾合一」的意象則體現在教堂的結構與周圍環境的規劃上。這座教堂的設計讓訪客在進入後,不僅能感受到建築的美感,也能透過建築的設計,思考生命與信仰的意義。這種設計理念,使得教堂不僅是一個宗教場所,更成為一個能引發共鳴的公共空間。
教堂的開放時間與活動安排也值得關注。教堂的開放時間根據週期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週一至週五的開放時間為12:00~17:00,週六為13:00~17:00,週日則為9:00~12:00與13:00~17:00。此外,教堂在週一至週五的10:00~11:10會舉行彌撒感恩祭,這段時間不開放參觀,但歡迎入內參與禮儀。這種開放與限制的安排,使得教堂在保持宗教氛圍的同時,也能讓訪客在適當的時間與空間中,感受到教堂的氣氛與設計理念。
除了教堂本身的設計,其周圍的環境也值得關注。教堂的周圍有許多花草植物,這些植物的選擇並非隨意,而是以自然與生命為主題,使得整個教堂的環境看起來更加活潑與自然。此外,教堂的周圍也有許多雕塑與藝術作品,這些作品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教堂的藝術價值,也讓教堂成為一個能引發思考的公共空間。例如,教堂的入口處有兩座雕塑,一座是長頸鹿,另一座是梅花鹿,這兩座雕塑的設計寓意深遠,長頸鹿代表著對知識與智慧的追求,而梅花鹿則象徵著對自然與生命的敬重。
總體而言,靜宜大學主顧聖母堂不僅是一處宗教場所,更是一個能引發共鳴的公共空間。它的設計理念、建築風格、內部空間與周圍環境,都展現出對生命、信仰與自然的深刻思考。這座教堂的設計讓訪客在進入後,不僅能感受到建築的美感,也能透過建築的設計,思考生命與信仰的意義。這種設計理念,使得教堂不僅是一個宗教場所,更成為一個能引發共鳴的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