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探索館

臺灣高鐵探索館位於桃園高鐵站旁,結合歷史、技術與文化,透過互動與沉浸式展覽,讓遊客深入了解高鐵的發展與價值。A館以時間軸展示鐵路演變,從清代到現代,還有互動螢幕可點選不同時期的鐵路。B館則聚焦高鐵列車本身,包括清洗維修過程與歷史車輛展示。展館內還有高鐵站設計模型、文創商品與互動體驗,讓遊客感受臺灣鐵路的技術與文化魅力,是一個值得參觀的主題空間。

臺灣高鐵探索館位於桃園高鐵站旁,是一個結合歷史、技術與文化特色的主題展示空間,透過互動與沉浸式的展覽,讓遊客深入瞭解臺灣高鐵的發展軌跡與核心價值。整座館區由A館與B館組成,約需半小時至一小時即可瀏覽完畢,但其中每一個展區都承載著臺灣鐵路發展的關鍵記憶,以及高鐵作為現代交通里程碑的獨特故事。

A館的入口處以藍圖般的牆面投影出眾多火車圖樣,彷彿將人帶入時光隧道,從清代的劉銘傳鐵道到日治時期的縱貫線,再到1991年南迴鐵道完工後全島環線落成,展館透過時間軸的展陳方式,帶領觀眾回顧臺灣鐵路的演變歷程。這一段歷史的回溯,不僅展現臺灣鐵路的發展脈絡,也呼應了高鐵作為「西部一日生活圈」的誕生背景。展館中特別設置的互動螢幕,讓遊客可以點選不同時期的鐵路圖樣,甚至透過虛擬導覽瞭解各個時代的鐵路技術與設計理念。

展館的第二個重點展區是高鐵施工過程的展覽。這裡不僅展示施工人員的裝備與設備,還透過互動式展板說明高鐵建設的挑戰與創新。例如,展館中展出的巡軌車,是當時用來測量軌道精確度的專用機具,其設計與操作方式展現了當時工程技術的精準。此外,展館內還保留著各國施工人員的工程帽,這些帽子不僅是對無名英雄的致敬,也讓遊客感受到高鐵建設過程中國際合作的歷史痕跡。展館四處陳列的機具與配備,如舊時代的軌道測量儀、電氣設備等,無聲地訴說著臺灣鐵路發展的歷史。

在A館的中段,展館特別設置了發光的等比例高鐵列車頭模型,這是整個展館最受矚目的展區之一。這輛700T型高鐵列車的設計與技術特色,透過互動螢幕與模型展示,讓遊客深入瞭解其誕生過程。700T列車是由日本川崎重工業、日本車輛製造與日立製作所共同承造,其橘白相間的外觀與流線型設計,與日本新幹線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展館中特別提到,原本高鐵的設計曾考慮過歐洲技術,但最終選擇日本技術,這段歷史讓遊客對高鐵的技術選擇有更深的認識。

展館中還展出了曾獲選的高鐵樣式,如歐規的臺灣超鐵與臺灣之星,這些模型雖然與現行的700T型不同,但卻讓遊客對高鐵的發展歷程有更完整的理解。透過這些模型,遊客可以想像如果高鐵採用不同技術,臺灣的交通景觀會是怎樣的面貌。

在A館的後半段,展館轉入「一日生活圈」的動態模型展區。這是一個微縮版的西部臺灣模型,展館內的螢幕每隔一定時間就會顯示高鐵在這個模型上行駛的畫面。這段動態模型不僅展現高鐵的運行狀況,也讓遊客看到臺灣西部的風景與高鐵站的設計美學。例如,臺中站以「梭子」為設計意象,嘉義站與臺南站則採用相同概念,新竹站則因應九降風的氣候,採用客家傳統「圍籠屋」作為設計靈感,而桃園站則因機場航高限制,採用水平延伸的設計。這些高鐵站的設計細節,展館透過模型與說明,讓遊客感受到臺灣鐵路建築的巧思。

離開「一日生活圈」模型展區後,展館轉入B館,這部分更著重於高鐵列車本身,從清洗與維修到各式模型的展示,展館內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高鐵的技術與文化記憶。例如,展館中特別設置了「花魁車」的展區,這輛自日本來臺的0系列車,曾用於測量路線界限與檢測軌道需求,其車體外安裝的儀器與發髻樣式的設計,讓遊客對高鐵的試跑歷史有更深的認識。

展館中還展出了高鐵的清洗與維修過程,遊客可以透過互動螢幕瞭解高鐵列車的日常維護與保養。此外,展館內還設有高鐵記憶儲藏區,收藏了許多與高鐵相關的歷史物品與技術文件,讓遊客能更深入地瞭解高鐵的發展歷程。

最後,展館的文創區提供高鐵相關的文創商品與車上雜誌,這些商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也展現高鐵的設計美感。展館內的每個展區都經過精心設計,讓遊客在瀏覽過程中,不僅能瞭解高鐵的技術與歷史,也能感受到臺灣鐵路發展的獨特魅力。

整座高鐵探索館的展覽,透過歷史、技術與文化的結合,讓遊客對臺灣高鐵有更全面的認識。無論是鐵道迷、高鐵乘客,或是對臺灣交通歷史感興趣的遊客,都能在這座展館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而展館內的互動式展覽與沉浸式體驗,更讓這段歷史的回溯變得生動且具象,讓人感受到臺灣高鐵作為現代交通里程碑的獨特價值。

附近的景點
台灣高鐵桃園站
華泰名品城
桃園新光影城
巧虎夢想樂園
Xpark 八景島水族館
青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