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以「藝術山丘」為主題,結合現代建築與自然景觀,打造一個藝術與休閒兼具的空間。館內分為展覽、互動、教育等區域,特別是五樓的「探險未來!」展區與四樓的互動裝置,讓孩子能親身體驗藝術創作。三樓還有藝術圖書與工作坊,讓孩子學習創作技巧。館內設計流線型空間,並搭配自然景觀,提供沉浸式的藝術體驗,是家庭藝術探索的好去處。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位於桃園市八德區介壽路一段728號5樓,整體建築設計以「藝術山丘」為主題,融合現代建築與自然景觀,形成一個兼具藝術與休閒功能的空間。館內空間分佈巧妙,展覽與互動區域相互聯結,為參觀者提供沉浸式的藝術體驗。以下針對館內重點地點進行介紹,包括建築特色、展覽空間、互動裝置、兒童藝術教育區等。
首先,建築本身是這座兒童美術館的亮點。由日本建築師山本理顯與臺灣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整體造型以「藝術山丘」為概念,四層樓的設計不僅展現建築的創新,也呼應著兒童對自然與藝術的探索。館內空間以流線型設計連結,一樓與二樓為展覽廳與國際演講廳,三樓為兒童藝術圖書空間與工作坊,四樓則為觀景平臺。這樣的空間佈局讓參觀者在移動過程中,能自然地融入藝術氛圍,感受到建築與藝術的結合。
展覽空間方面,八德館的展覽區域主要集中在五樓,展覽主題以「探險未來!」為首展,展區位於青埔與八德館,以城市紋理探索為基底,策劃四個主題:「容器城市」、「地圖城市」、「城市自然」、「移居城市」,共計有12件作品和充滿挑戰的任務。這些展覽不僅展現藝術家的創作理念,也鼓勵參觀者參與互動,例如透過任務挑戰來理解城市與自然的關係。此外,四樓空間同步設有國際藝術特展「長出一扇門的石頭」,由澳洲科技藝術團隊ENESS創作,結合露臺戶外空間場域,量身打造互動式裝置藝術作品,讓觀眾透過敘事、影像、互動等元素,享受一場結合遊戲與互動的體驗。
互動裝置是這座兒童美術館的一大特色。在展覽空間中,許多裝置設計都考慮到兒童的參與性,例如「長出一扇門的石頭」展覽中,觀眾可以透過觸控螢幕或動態裝置,與藝術家的創作概念產生互動。這種設計不僅讓觀眾更深入理解藝術作品,也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探索欲。此外,館內也設有專門的互動體驗區,例如在「探險未來!」展區中,參觀者可以透過任務挑戰來解密城市與自然的關係,這種設計讓藝術不再是單純的觀賞,而是成為一種探索與發現的過程。
兒童藝術教育區是這座兒童美術館的核心區域之一。三樓設有兒童藝術圖書空間,內部收藏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繪本,讓參觀者可以在館內閱讀,感受藝術與繪本的結合。此外,三樓也設有工作坊,提供兒童進行藝術創作的機會,例如繪畫、手工、陶藝等,讓兒童在創作過程中學習藝術技巧,同時培養創造力與表現力。這些工作坊通常會有專業藝術家或教育者指導,確保兒童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創作。
除了展覽與教育空間,館內也設有國際演講廳與觀景平臺。國際演講廳是舉辦藝術相關講座與活動的場地,讓參觀者能聆聽藝術家或教育者的分享,拓展藝術視野。觀景平臺則位於四樓,提供參觀者一個鳥瞰整座美術館的視野,同時也能欣賞周圍的自然景觀,例如青塘園的景觀,讓參觀者在藝術與自然之間找到平衡。
這座兒童美術館的設計理念是「遊樂化展館、景觀化建築」,因此館內的空間與環境都經過精心設計,以提供參觀者一個舒適且有趣的體驗。例如,館內的流線型設計與自然景觀的結合,讓參觀者在移動過程中,能感受到建築與自然的融合。此外,館內的照明與色彩設計也經過精心考量,以營造一個適合兒童與成人共同享受的藝術氛圍。
總體而言,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是一個集藝術展示、互動體驗、教育教學與自然景觀於一體的空間。館內的每個區域都經過精心規劃,以提供參觀者一個沉浸式的藝術體驗。無論是展覽空間、互動裝置、兒童藝術教育區,還是國際演講廳與觀景平臺,都展現了這座兒童美術館的創新與用心。對於喜歡藝術與創意的兒童與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造訪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