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兒鳥居步道在新竹五峯鄉,結合自然與文化,沿途有鳥居、神社、山林與溪流。步道起點是泰雅族聚落,有祈福的鳥居;中段有觀景點與溪流,可見原住民歷史石碑;後段有日治時期的神社與古廟。全程約6公里,需3-4小時,適合喜歡自然與文化的人。這條路線因歷史與自然結合,成為臺灣特色徒步路線之一。
十八兒鳥居步道位於臺灣新竹縣五峯鄉,是一條結合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的步道,沿途可見到鳥居、古蹟、山林與溪流等多元景觀。這條步道不僅是賞花、賞景的佳地,也因歷史背景與自然環境的結合,成為臺灣少數具特色的徒步路線之一。以下將針對步道上的重點地點進行介紹,帶領讀者認識這條步道的獨特魅力。
首先,步道的起點位於五峯鄉的「十八兒」聚落,這是一個以泰雅族文化為主的原住民聚落,聚落周圍有許多傳統的農業與畜牧活動。步道的入口處有一座小型的鳥居,這座鳥居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而建,通常在每年的春節或農曆新年時會進行祭祀活動。鳥居的設計簡潔,以木材為主,屋頂為傳統的「鴨鴨」形狀,並豎立著兩根木柱,象徵著對自然的敬畏與感謝。這座鳥居是步道的象徵性地標,提醒著徒步者在行走過程中要尊重自然與傳統文化。
沿著步道往內走,會經過一片山林,這片山林是臺灣原住民傳統的狩獵與採藥地,林中生長著許多蕨類植物、蘑菇與野花,是生態觀賞的絕佳地點。步道的中段有一個觀景點,從這裡可以遠眺五峯鄉的山脈與周圍的農田,山林間的氣息清新,遠處的山峯在陽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暈,令人感到心曠神怡。這是一個適合拍照與休息的點,也是徒步者在長途行走後的補給站。
步道的中後段會經過一個小型的溪流,這條溪流是五峯鄉重要的水源之一,溪水清澈見底,沿岸有許多石頭與樹根,是觀察自然生態的好地方。溪流旁邊有幾座石碑,上面刻有當地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這些石碑是為了記載原住民的歷史與傳統而設立的。徒步者可以在此處停留片刻,閱讀這些歷史記載,感受原住民與自然之間的深厚連結。
步道的後半段會經過一座古老的神社,這座神社是為了供奉山神而建,是五峯鄉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神社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日本與臺灣的傳統元素,屋頂為傳統的「鴨鴨」形狀,並豎立著兩根木柱,與鳥居相似。神社旁邊有一座小小的「神社前」,是信徒進行祈禱與祭祀的地方。這座神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日本政府在臺灣推行神道信仰,這座神社便是當時的信仰中心之一。
步道的終點處有一座古老的村落,這座村落是五峯鄉的行政中心,周圍有許多傳統的建築與設施,如學校、醫院、市場等。村落的中心有一座古老的「廟宇」,這座廟宇是為了祭祀地方的神明而建,是五峯鄉的重要文化地標。廟宇的建築風格融合了臺灣與日本的傳統元素,屋頂為傳統的「鴨鴨」形狀,並豎立著兩根木柱,與鳥居相似。廟宇的旁邊有幾座石碑,上面刻有當地的歷史與文化,是徒步者瞭解五峯鄉歷史的重要參考。
除了這些重點地點,步道沿途還有許多其他的景點,例如自然景觀、古蹟、歷史記載等。例如,在步道的某一段,會經過一座古老的「橋樑」,這座橋樑是五峯鄉重要的交通設施,也是徒步者過河的必經之路。橋樑的設計簡潔,以木材為主,橋面為傳統的「石板」,是觀察臺灣傳統建築與工程的重要地點。
步道的整個行程約需3小時至4小時,途徑約6公里,適合喜歡自然與文化之旅的徒步者。步道的難度適中,沿途的路徑平整,但部分路段會經過較陡的坡度,需注意體力與腳力。步道的氣候受臺灣氣候影響,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徒步者需根據季節調整裝備。
總體而言,十八兒鳥居步道是一條結合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的步道,沿途的鳥居、神社、古蹟、山林與溪流,都是臺灣少數具特色的徒步路線。這條步道不僅是賞景的佳地,也因歷史背景與自然環境的結合,成為臺灣少數具特色的徒步路線之一。無論是喜歡自然、歷史或文化之旅的徒步者,都能在這條步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