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瞰山森林步道在新竹縣五峯鄉,是一條輕度登山步道,以自然生態和歷史故事為主題。全長約2到3公里,路況平坦,沿途有香杉、柳杉等樹種,還能看到枯木和樹根形成的自然景觀。步道設有標示點,如三角點、雷火枯木、牽手母子樹等,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生態與歷史故事。步道設計成O型,遊客可順序或逆向走完一圈,適合想放鬆心情、探索自然與歷史的人。
野馬瞰山森林步道位於新竹縣五峯鄉的雪霸休閒農場內,是一條以自然生態與歷史故事為主軸的輕度登山步道。整條步道以O形環狀設計,全長約2至3公里,路面平坦舒適,沿途可見香杉、柳杉、臺灣杉等針葉樹種,偶爾也會遇到腐殖質-covered的枯木與樹根,形成原始森林的另一種美感。步道沿途設有多處標示點,包括三角點、雷火枯木、牽手母子樹、小明樹等,每個地點都蘊含著不同的生態知識與歷史背景,是深入瞭解臺灣山林文化與自然生態的絕佳選擇。
首先,步道入口處的三角點是整條步道的起點,這座三等三角點由林務局設立,用以測量地形與標註方位。三角點周圍植有香杉與柳杉,樹幹粗糙,樹皮呈現深褐色,樹葉則為細長的針葉。導覽員會在入口處說明這座三角點的歷史與地理意義,並提醒遊客注意步道的標示方向。步道的標示系統以數字1到40為主軸,遊客可依照數字順序行走,或逆向從40號開始,只要遵循標示即可完成一圈。
步道的起點處有一棵被稱為「小明」的樹,這棵樹的命運相當悲慘,其樹幹因多次遭砍伐與火災而嚴重損傷,樹枝頭幾乎全部枯萎。據導覽員說明,這棵樹在日據時代曾被日本人砍伐,但發現樹幹有問題後,決定放火燒毀。後來林務局發現樹木生病,又燒了一次,最終小明被雷擊中,樹枝頭完全枯萎。戰後,某天台灣遊客在樹下抽菸,因亂丟菸蒂引發大火,導致小明成為遊客內急的天然屏障。這棵樹的命運令人唏噓,也成為步道上一個值得關注的生態故事。
接下來,步道會經過一處標示為「雷火枯木」的區域,這是一棵漆黑的樹幹,因遭雷擊而呈現焦黑的狀態。導覽員指出,這棵樹的樹皮因雷擊而產生裂痕,樹幹表面覆蓋著厚厚的腐殖質,形成一種特殊的自然景觀。這棵樹的出現提醒遊客注意天氣變化,尤其是在雷雨季節,步道可能因雨水而變得濕滑,需特別小心。
步道中段有一處標示為「牽手母子樹」的樹木,這棵樹的樹幹下方長得像蒜頭,樹形特殊,因此被稱為「牽手母子樹」。據說這棵樹是在某次砍伐時意外成長,樹幹因長期受潮而呈現不對稱的形狀,樹枝則向四周延展,形成一種特殊的生態景觀。這棵樹的出現讓遊客感受到自然的奇異與不規則,也成為步道上一個值得停留的景點。
步道的後半段有一處標示為「烏心石樹」的樹木,這是一棵樹幹堅硬如石的古老樹木,樹皮厚實,樹葉則為深綠色。導覽員說明,這棵樹在日據時代曾被用來綁纜繩,以協助將砍伐後的木材運送下山。這棵樹的樹瘤因長期受潮而形成,樹瘤的形狀特殊,有些甚至被市場高價炒作,成為山鼠盜伐的目標。這棵樹的出現讓遊客感受到歷史的痕跡,也提醒人們注意樹木的保護與永續利用。
步道的終點處有一處標示為「三角點」的區域,這座三角點是整條步道的終點,也是步道的起點。導覽員會在這處說明步道的完整路線,並提醒遊客注意步道的標示方向。這處三角點周圍植有香杉與柳杉,樹幹粗糙,樹皮呈現深褐色,樹葉則為細長的針葉。這處三角點的出現讓遊客感受到步道的完整與回環,也成為步道上一個值得停留的景點。
整條野馬瞰山森林步道的沿途景觀豐富,從入口處的三角點到終點的三角點,每一個地點都有其獨特的生態知識與歷史背景。步道的設計讓遊客可以輕鬆地走完一圈,同時也能深入瞭解臺灣山林的文化與自然生態。無論是想遠離城市喧囂,還是想探索自然的奧祕,野馬瞰山森林步道都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步道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