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松藝術園區在新竹縣竹東鎮,是為了紀念知名畫家蕭如松而設立的藝術空間。園區保留了他舊宿舍,並展示他的作品與生活記憶,結合歷史與藝術,讓人感受他的創作精神。園區有五棟建築,如故松居、松畫廬等,各有特色。入口處有學生羣像裝置藝術,發光樹則是另一件作品,夜晚點燈更添神秘感。故松居內有他生活用品與畫作,松畫廬則展覽他的各時期畫作,松和廬有租借和服服務,松香廬是庭園咖啡廳,松言堂則是現代化研習中心。園區融合自然與藝術,是個深入了解蕭如松藝術與生活的地方。
蕭如松藝術園區位於新竹縣竹東鎮,是為紀念臺灣著名畫家蕭如松而建的藝術空間,園區內保留了蕭如松生前居住的舊宿舍,並展覽其藝術作品與生活記憶,結合歷史與藝術的氛圍,讓遊客得以深入感受這位畫家的創作精神與生活軌跡。園區內有五座主要的建築物,分別是故松居、松畫廬、松和廬、松香廬與松言堂,每座建築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藝術價值,值得細細品味。
首先,園區入口處的裝置藝術「學生羣像」是蕭如松的代表作之一,這幅作品以剪紙或平面插圖的形式呈現,展現出印象派的筆觸與構圖特色,雖然未經修飾,但卻傳達出深邃的空間感與光影變化。這幅畫作不僅是蕭如松藝術風格的體現,也成為園區內一個重要的拍照點,遊客可以在此與畫中人物合影,感受畫家對學生的關懷與對藝術的追求。
步入園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發光樹」,這棵樹是蕭如松的另一幅畫作,以水彩繪製,原本在畫作前有一棵松樹作為許願樹,但後來實體樹被移除,僅保留裝置藝術供遊客觀賞。這棵樹的設計融合了自然與藝術的元素,樹幹的紋理與樹葉的形狀,都展現出蕭如松對自然的觀察與表現。夜間園區會點燈,整體氛圍更加神祕,彷彿在黑暗中閃爍的星光,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來是「故松居」,這座建築是依照蕭如松生前的故居整修而成,展覽內容主要呈現他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與生活環境。建築內的陳設包括大同電鍋、茶壺等家電,這些物品不僅是當時的日常用品,也展現出蕭如松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建築內的牆面掛有他生前的畫作,包括一幅畫著女性的畫作,據說這位女性是蕭如松在人生中重要的支撐者,雖然在展覽中未能找到對應的物品,但這幅畫作仍讓遊客感受到畫家對家庭與情感的關注。
「故松居」的建築結構採用傳統木質建築,牆面與地板均保留原貌,讓遊客得以親身體驗蕭如松居住的環境。建築內的空間佈局也展現出蕭如松的節制與秩序,牆面的排列、物品的擺放,都經過精心設計,體現出他作為美術老師的嚴謹態度。此外,建築內的地板上有一個小路,導入廁所與餐廳,這條路徑的設計也展現出蕭如松對空間的經營與規劃。
接下來是「松畫廬」,這座建築是展覽蕭如松生前百幅繪畫作品與複製作品的地方。建築內的牆面與天花板均以3D吊掛的方式呈現畫作,這種展覽方式讓畫作更具動態感,也讓遊客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畫作。建築內的空間設計也展現出蕭如松對色彩的運用與對形式的追求,牆面的顏色與畫作的色彩相互呼應,形成一種整體的藝術氛圍。
「松畫廬」內的畫作分為三個時期:探索時期、創作巔峯時期與簡素化變形時期,這三階段的畫作展現出蕭如松藝術風格的變化與發展。探索時期的畫作多以自然景觀為主題,色彩鮮豔,筆觸明快;創作巔峯時期的畫作則更注重光影的變化與構圖的平衡;簡素化變形時期的畫作則更簡潔,色彩與筆觸均簡化,展現出蕭如松對簡潔與形式的追求。
此外,建築內還展示有蕭如松的生前照片與簡介,這些照片與簡介讓遊客得以瞭解蕭如松的生平與藝術成就。建築內的屋頂以人字形屋架架設而成,這種設計不僅展現出傳統的建築風格,也展現出蕭如松對空間的經營與規劃。
接下來是「松和廬」,這座建築是園區的美術館與地方文化館,不定期展覽各式藝術作品。建築內的空間設計以開放式為主,讓遊客可以自由走動,欣賞不同畫家的畫作。這座建築的設計也展現出蕭如松對藝術的包容與尊重,讓不同風格的畫作都能在此展覽。
「松和廬」內還可以租借和服,女性浴衣一套400元,男性浴衣則是30元,這讓遊客可以在園區內體驗穿著和服拍照的樂趣。這項服務不僅讓遊客可以體驗日本文化的氛圍,也讓園區的整體氛圍更加豐富多元。
最後是「松香廬」,這座建築是戶外景觀的庭園式咖啡廳,雖然我們沒有進去用餐,但從外面可以看到這座建築的設計與環境。這座建築的設計融合了自然與藝術的元素,庭園的景觀與咖啡廳的設計都展現出蕭如松對自然的觀察與表現。
園區內的「松言堂」則是藝術園區內的多媒體視聽研習中心與會議廳,這座建築的設計以現代化為主,讓遊客可以在此欣賞多媒體藝術作品,並進行研習活動。這座建築的設計也展現出蕭如松對現代藝術的關注與追求。
整體而言,蕭如松藝術園區是一個結合歷史與藝術的空間,園區內的五座建築各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藝術價值,讓遊客得以深入瞭解這位畫家的創作精神與生活軌跡。園區內的裝置藝術、畫作展覽、生活展示與文化活動,都展現出蕭如松對藝術的追求與對生活的細膩觀察,是一個值得前往的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