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曾因納莉颱風導致香草產業受創,但那羅農特產產銷合作社自103年成立後,透過香草產業創新與產業鏈整合,成功轉型。復興煤礦園區結合礦業歷史與香草產業,竹屋花園甜點坊以香草為主題創新料理,蒸餾工廠專業生產香草產品,青蛙石市集與休閒步道結合銷售與旅遊。這些場域不僅讓香草產業延續,也讓部落文化與自然環境得以傳承,成為尖石鄉的亮點。合作社的經濟共享模式,也帶動當地經濟與居民生活品質提升。
那羅農特產產銷合作社位於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這個位於山區的部落曾經因「黃金香草部落」的美譽而聞名,但90年代納莉颱風導致香草田被土石流侵襲,產業陷入瓶頸。然而,合作社自103年成立以來,透過深耕香草產業與創新發展,逐步建立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經濟共享模式,將那羅部落從荒廢的香草田轉化為活躍的產業聚落,並結合自然生態與休閒旅遊,成為尖石鄉的亮點產業之一。
合作社的核心場域之一是復興煤礦園區,這座歷史遺址在經過改造後,成為結合過去礦業文化與當代香草產業的特色空間。園區內保留了部分煤礦設備與歷史記憶,同時融入香草產業的元素,例如在煤礦舊址旁設置香草主題的展覽區,讓遊客在參觀時能瞭解那羅部落的產業演變過程。復興煤礦園區不僅是歷史與當代的結合,也成為吸引遊客來訪的重點場所,進而促進當地經濟與觀光產業的發展。
另一個重要場域是竹屋花園甜點坊,這座位於那羅部落的甜點工坊,以香草為主軸,結合在地特色與創新料理,提供遊客與消費者多樣的甜點選擇。甜點坊內的空間設計融合了自然生態與香草園景,遊客在品嚐甜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羅部落的自然環境與文化氛圍。竹屋花園甜點坊的設立,不僅延續了香草產業的應用,也透過食品產業吸引了更多遊客到訪,進而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
香草蒸餾工廠是合作社的核心生產基地,這座工廠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香草產業的專業與創新。工廠內設有香草採收、清洗、蒸餾等流程,並結合現代化技術,將香草原料轉化為多樣的香草產品,例如香草純露、香草精油、香草香精等。蒸餾工廠的開放式設計讓遊客能親近參與香草的生產過程,並在工廠內體驗香草的獨特氣味與應用。這座工廠不僅是香草產業的生產中心,也成為那羅部落的產業象徵,吸引許多對香草產業感興趣的遊客與業者來訪交流。
青蛙石天空步道附近的市集攤位,則是合作社與那羅部落生態旅遊結合的另一個重要場域。市集攤位位於青蛙石步道附近的自然景觀區,結合香草產業與休閒旅遊,提供遊客購買香草相關產品的機會,例如香草香皂、香草香氛、香草飲品等。市集攤位的設立,不僅讓那羅部落的香草產品得以銷售給更多消費者,也讓遊客在參觀青蛙石步道的同時,能體驗到香草產業的特色與價值。市集攤位的經營模式,也成為合作社與在地產業結合的典範,讓香草產業與生態旅遊形成良性循環。
除了上述場域,合作社還設有其他與香草產業相關的設施,例如香草主題的休閒園區,這裡結合香草園景、DIY手作工坊與香草保養品的展示,讓遊客在休閒的同時,也能學習香草的應用與價值。此外,合作社還與在地的農業生產結合,例如香草種植區的設置,讓遊客能親眼看見香草的生長過程,並參與香草的採收與加工,體驗農業與產業的結合。
這些場域的設立,不僅讓那羅部落的香草產業得以延續與發展,也讓那羅部落的自然環境與文化特色得以保留與傳承。復興煤礦園區的歷史與當代結合,竹屋花園甜點坊的創新與在地特色,香草蒸餾工廠的專業與技術,青蛙石市集攤位的休閒與銷售,以及香草主題休閒園區的教育與體驗,共同構成了那羅農特產產銷合作社的產業特色,也讓那羅部落從曾經的香草產業陷入瓶頸,轉變為活躍的產業聚落。
合作社的發展也讓那羅部落的產業鏈更加完整,從香草的種植、採收、加工,到香草產品的生產、銷售,再到休閒旅遊的結合,每一環節都體現了合作社的專業與創新。這種產業鏈經濟共享的模式,不僅讓那羅部落的香草產業得以穩定發展,也讓當地居民能參與產業的經營與受益,進而提升當地的經濟與生活品質。
總體而言,那羅農特產產銷合作社透過對那羅部落的深度認識與發展,將香草產業與休閒旅遊結合,創造出獨特的產業模式。復興煤礦園區、竹屋花園甜點坊、香草蒸餾工廠、青蛙石市集攤位等場域,不僅是那羅部落產業的象徵,也讓那羅部落的自然環境與文化特色得以延續與傳承,成為尖石鄉重要的產業與觀光資源。合作社的發展,也為那羅部落帶來更多的經濟機會與社會價值,讓那羅部落重新成為一個活躍的產業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