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恩的「圭窯陶藝工作室」位於臺灣鶯歌,是他從日本回來後專注柴燒創作的地方。這裡不僅是他的工藝基地,也是他與自然、歷史、人文互動的空間。工坊採用天然材料,設計簡樸,特別是那座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窯爐,能以少量柴火達到自然燒製效果,節能又環保。他的創作講究,從拉坯到燒製都充滿哲思,作品多以線條表現簡樸之美。他還會用不同木材影響陶器的色彩與肌理,並在作品中融入對生命與信仰的思考,使柴燒不僅是工藝,更是藝術與哲學的結合。
陳威恩的「圭窯陶藝工作室」位於臺灣的鶯歌地區,這座位於傳統陶藝重鎮的工坊,不僅承載著他對柴燒陶藝的深刻理解與創新實驗,也成為他與泥土、火與時間交融的場域。自1996年他從日本歸來,開始專注於柴燒的創作後,「圭窯」不僅是他的工藝基地,更成為他探索陶藝與自然、人文、歷史之間關係的象徵。這座工坊的空間佈局與燒製流程,展現了他對柴燒工藝的專業與熱忱,也成為臺灣陶藝界一個重要的文化與技術交流中心。
「圭窯」的工藝空間以簡樸的設計為主,牆面與地面皆採用天然陶土與木質建材,營造出與柴燒創作相呼應的質感。工坊內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專為柴燒設計的窯爐,其結構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智慧。窯爐的外形採用圓潤的弧線,與柴燒陶器的造型風格相呼應,而爐身則以耐高溫的陶瓷與金屬結合,確保在高溫下仍能保持穩定。窯爐的燃料系統採用傳統的木柴,但陳威恩在2003年後開始研究如何以瓦斯替代大量木柴,僅使用少量柴火即可達到柴燒的自然效果,這項技術的突破讓「圭窯」的燒製過程在節能減碳的時代背景下更具可行性,也讓柴燒的傳統工藝得以延續。
在「圭窯」的工坊內,陳威恩的創作流程嚴謹而富有哲思。他首先會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拉坯,這一步驟採用傳統的輪盤技術,但他的作品往往突破傳統的圓形設計,轉而以線條為主軸,例如「簡單的線」系列中,他以泥塑出線條,使作品多半以線表現面,這種創新風格體現了他對簡樸之美的追求。拉坯後,作品會被放置在窯爐中,並在燒製前進行預處理,例如在陶土中加入不同礦物質,以影響最終的色彩與質感。陳威恩特別強調,柴燒的顏色並非由釉藥決定,而是由木柴中的金屬氧化物與陶土中的礦物質在高溫下反應產生,因此他會根據不同的木材種類與土壤成分,調整燒製的溫度與時間,以創造出獨特的色彩效果。
在燒製過程中,「圭窯」的窯爐需要日夜看守,陳威恩與他的學生會輪班在深夜時段守候,確保火勢穩定,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柴火的添加量。這種與火共處的體驗,讓陳威恩深感柴燒的神祕與魅力。他形容,柴燒的過程就像一場與自然的對話,每一個燒製的階段都必須依循經驗與直覺,而這也是柴燒之所以迷人之處。在窯溫高達上千度的環境中,陳威恩的創作過程充滿了風險與挑戰,但當作品出窯時,他會感到一種像孕婦產子般的喜悅,因為那時他能確信,自己已經成功地將泥土與火的結合,轉化為具有藝術價值的陶器。
「圭窯」的工坊中,陳威恩的創作理念也體現在他對材料的選擇與運用上。他會使用不同種類的木材作為燃料,例如赤松木、檜木或梢楠木,每種木材的燃燒特性都不同,會影響陶器的色彩與肌理。他特別喜歡使用檜木,因為其木紋與柴燒的灰痕相結合,能創造出古樸而粗獷的美感。此外,他會在陶器表面留下火痕與灰渣,這些自然的痕跡被視為柴燒的特色,也是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簡單的線」系列中,他會以檜木或梢楠木製成壺把與壺蓋,與陶器的簡樸風格相呼應,而壺身的色彩則因柴燒的變化而呈現多層次的色感,這種對自然痕跡的尊重,展現了他對柴燒工藝的深刻理解。
除了柴燒的傳統技術,陳威恩也在「圭窯」中探索新彩燒的創新方向。他認為,柴燒的自然效果與釉藥的色彩之間可以產生獨特的融合,因此他會在燒製過程中調整釉藥的成分,以創造出更豐富的色彩層次。例如,在「窯變」系列中,他會利用氧化鐵的紅色與落灰的斑駁肌理,創造出典雅而樸拙的美感。他形容,這種效果就像是一場自然的變幻,無法完全預測,但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柴燒的創作充滿了驚喜與詩意。
「圭窯」的工坊也成為陳威恩與學徒交流的場所。他會在工坊中分享柴燒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例如如何選擇木材、如何控制溫度、如何觀察火勢與陶器的變化。他會帶領學徒一起參與燒製的每一個階段,從準備柴火到出窯清理,讓他們親身體驗柴燒的過程。這種傳承與實踐,不僅讓「圭窯」的工藝技術得以延續,也讓柴燒的傳統精神在新一代陶藝家中生根。
在「圭窯」的工坊中,陳威恩的創作不僅限於陶器本身,也延伸到對生命與信仰的思考。他會將《聖經》中的故事融入創作,例如「方舟」系列,這件作品不僅展現了他對信仰的虔誠,也體現了他對簡樸與內蘊的追求。他認為,柴燒的簡樸之美與信仰的內涵有著共通之處,都是對生命本質的探尋。因此,在「圭窯」的工坊中,他會在陶器上刻下簡短的字句,或以木紋與灰痕表現出對生命的感悟,這也是他作品中獨特的風格。
總體而言,「圭窯陶藝工作室」不僅是陳威恩的創作基地,更成為他與泥土、火、時間與自然共同書寫的場域。在這裡,他將傳統的柴燒工藝與現代的創新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對簡樸之美的追求,也體現了對自然與生命的尊重。透過「圭窯」的工坊,陳威恩的柴燒陶藝不僅成為臺灣陶藝的重要代表,也成為一個連結傳統與創新、過去與未來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