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客家樂活園區位於東勢區,結合歷史、文化與社區活化,提供沉浸式客家文化體驗。園區內有學習館、運動館、故事館與環山步道等,各具特色。學習館介紹農耕與創新,運動館結合自然與運動,故事館以互動展覽講述客家歷史,步道則連結自然與文化。園區還舉辦音樂會、市集等活動,讓客語文化更活潑多元。
臺中客家樂活園區位於東勢區,是結合歷史保存、文化傳承與社區活化的重要場域。園區以展示臺中大埔腔客語文化、客家生活經驗與傳統技藝為主軸,透過多元的空間設計與活動規劃,為遊客提供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園區內主要包含樂活學習館、樂活運動館、客家故事館、環山步道等重點場域,各具特色,展現客家文化的深度與活潑。
樂活學習館是園區的核心教育空間,佔地約0.9公頃,原為東勢高工的活動中心與教學大樓。館內設有農業推廣學習中心、創生研習教育中心與客莊傳習中心,三者共同構成一個結合在地知識與現代教育的學習基地。農業推廣學習中心以展示客家傳統農耕技術與生態農業為主,透過互動展覽與實作活動,讓遊客瞭解客家人在土地上的智慧與創新。創生研習教育中心則聚焦於客家文化與社會創新,提供工作坊與講座,鼓勵參與者透過創造力與合作精神,參與社區服務或文化傳承。客莊傳習中心則是專門傳授客家語言、音樂、技藝與生活文化,例如客家童謠、傳統節慶活動、手工藝品製作等,讓遊客在實作中感受客語的韌性與美感。
樂活運動館是園區另一個重要場域,位於園區東側,佔地約2,000平方米,提供多樣化的運動與活動空間。館內設有健身區、體能訓練場、體育器材區,以及可容納百人的多功能運動場,適合舉辦戶外運動、體能訓練課程或社區活動。運動館的設計強調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周圍綠化景觀與環山步道相連,讓運動者在運動中也能感受客家鄉土的風貌。此外,運動館也常作為社區活動的舉辦地,例如客家節慶、文化市集或親子活動,成為連結社區與文化的重要橋樑。
客家故事館位於園區南側,是一座百年日式建築,原為東勢公學校宿舍羣。整修後成為保存客家文化的重要場域,展覽內容涵蓋客家歷史、生活經驗、傳統技藝與口述歷史。常設展「客家天地人傳說故事」透過動畫、光雕與擴增實境(AR)技術,呈現東勢客家的傳說與故事,讓遊客在互動中感受客語的韻律與文化的深遠。此外,館內還設有客語沉浸式教學區,提供客語學習與文化體驗,例如客語桌遊《請人客囉!》便是在此展示,玩家透過遊戲學習客家諺語與歇後語,並在互動中感受客語的趣味性。故事館的設計也結合在地生活,例如展覽中會展示東勢區的傳統食物、手工藝品與生活器具,讓遊客在觀覽中感受到客語與客家人生活的緊密連結。
環山步道是園區最為重要的自然景觀區,沿著東勢山脈蜿蜒而行,總長約3公里,沿途有許多客家傳統建築與文化遺跡。步道兩側設有觀景臺與休憩亭,遊客可以在此欣賞山巒風光,並遠眺東豐自行車綠廊與周邊社區。步道的設計也融入客家文化元素,例如在某些路段設有客語標示牌,或在特定點位設置客家傳統技藝展示區,讓遊客在步行中感受客家文化的間接影響。此外,步道與園區內的其他場域如樂活學習館、樂活運動館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文化與自然體驗圈。
除了上述重點場域,園區內也設有其他文化與生活空間,例如客家文化沙龍講座、草地音樂市集與深度展覽等活動,這些活動通常會在園區的開放時間內舉辦,讓遊客在閒逛中偶遇文化活動,體驗客語與客家文化的活潑與多元。例如,園區會定期舉辦客語音樂會,邀請本地音樂家與客語歌手演出,讓遊客在音樂中感受客語的韻律與情感。此外,園區也與周邊社區合作,舉辦客語教學活動、傳統節慶慶典與客家技藝工作坊,讓客語文化在社區中生根發芽。
臺中客家樂活園區的設計理念是讓文化與生活緊密結合,透過空間的規劃與活動的安排,讓遊客在參與中感受客家文化的深度與活潑。園區內的每個場域都具有獨特的功能與文化意涵,例如樂活學習館是知識的殿堂,樂活運動館是活力的場所,客家故事館是文化的載體,環山步道是自然與文化的連結。這些場域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化體驗空間,讓遊客在園區中不僅能欣賞客家文化的美,也能參與其中,感受客語的韌性與生活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