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緣生態園區

田心緣生態園區在新竹縣寶山鄉,結合自然與人文,打造綠色空間。這裡有土地公與土地婆的百年牽手牆、賞蓮池、藝文天地、福德祠等特色景點,每個地方都展現對土地的尊重與社區的關懷。還有咖啡廳與餐廳,提供當地特色美食。園區設計讓遊客在休閒與活動中,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田心緣生態園區位於新竹縣寶山鄉深井村,是一處融合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的綠色空間。這裡不僅是農業與自然的結合體,更展現了社區參與與公益精神的實踐。從入口處的生態景觀到各個特色區域,每一個角落都流露出設計者對土地的尊重與對自然的敬畏,也讓訪客在休憩與遊覽中,感受到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真諦。

園區最引人注目的地點之一是那面由土地公與土地婆牽手百年寓意的牆面。這面牆不僅是傳統信仰的象徵,也成為園區的標誌性景觀。土地公與土地婆的雕像栩栩如生,彷彿在訴說著人與土地之間的深厚情誼。周同學在說明時提到,這面牆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深井村白頭偕老的傳說,也呼應了園區「牽手百年,情跨世紀」的主題。牆面周圍的植物繁茂,與其旁邊的蓮池相映成趣,形成一幅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畫面。

蓮池是園區另一個重要景點,池中栽種著各種水生植物,尤其是蓮花,其開花的季節更是吸引了許多賞花的遊客。池邊的步道設計巧妙,讓遊客可以緩步行走,欣賞池中蓮花的綻放與四周景觀的融合。周同學提到,蓮池的設計不僅是為了觀賞,也作為生態教育的場地,讓遊客瞭解水生植物的生長環境與生態價值。

園區的東側是未來規劃的藝文天地,這塊地點目前仍在工程中,但已經可以看出未來的發展方向。這裡將成為一個結合藝術與自然的空間,可能包括書畫展覽、手工藝工作坊等活動。周同學表示,這塊地的設計理念是讓藝術與自然相互融合,讓遊客在賞玩藝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氛圍。

高坑福德祠是園區內另一個重要的文化地點。福德祠是供奉土地神的地方,也是社區居民祈求風調雨順的場所。周同學在說明時提到,這裡的設計採用傳統建築風格,屋頂的瓦片與柱子都經過精心選料與工藝處理。福德祠的周圍也種植了許多樹木,形成一個綠意盎然的空間,讓遊客在祈求時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庇護。

園區內的九芎樹嫁接紫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景點。這棵樹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園區的生態理念,九芎樹與紫薇的結合,不僅是為了美化景觀,也象徵著生命力的延續與變革。樹木的根部與枝幹的結合,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神奇與生命力的強大。

在園區的中後段,有一個小咖啡廳,這裡是園區的休息與用餐地點。咖啡廳的設計簡約自然,牆面裝飾著園區的景觀照片,讓遊客在用餐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園區的氛圍。咖啡廳的餐點種類豐富,包括寶山橄欖、黑糖冰棒、拿鐵咖啡等,讓遊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體驗到園區的特色。

園區的餐廳位於新城附近的橄欖園,這間餐廳的設計融合了農業與餐飲的元素。餐廳的環境舒適,座位安排合理,讓遊客在用餐的同時,也能欣賞到周圍的景觀。餐廳的餐點以本地食材為主,特別是寶山橄欖,其口感鮮甜,是這間餐廳的特色。

在園區的後方,有一個小徑通向深井村的中心,這條小徑兩側種植了許多樹木,形成一個綠意盎然的空間。這條小徑的設計讓遊客在散步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氛圍。小徑的兩端分別通向園區的各個景點,讓遊客可以順便造訪其他區域。

園區的每個景點都展現了設計者對自然的尊重與對社區的關懷。從土地公牆到蓮池,從藝文天地到福德祠,每個地點都讓遊客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周同學在說明時提到,園區的設計理念是讓每一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無論是休憩、賞花、用餐,還是參與活動,都能感受到園區的溫馨與自然。

田心緣生態園區不僅是農業與自然的結合體,更展現了社區參與與公益精神的實踐。這裡的每一處景觀都流露出設計者對土地的尊重與對自然的敬畏,也讓訪客在休憩與遊覽中,感受到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真諦。

附近的景點
寶山蠟藝館
聖女小德蘭教堂
新城新豐宮
深井村茶花園區
寶山高爾夫球場
中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