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風景特定區在新竹縣五峯鄉,結合自然與人文,有溫泉、吊橋、張學良故居、三毛故居等景點。這裡的溫泉歷史悠久,水質清澈,有美容效果;吊橋設計穩健,可遠眺山景;天主堂融合東西風格,展現藝術與文化。此外,還有老王客棧提供山地美食,以及多條步道與瀑布等自然景觀,讓遊客能同時享受自然與歷史文化。
清泉風景特定區位於新竹縣五峯鄉桃山村,是結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的旅遊勝地。這裡以清澈的上坪溪流貫穿,周圍山巒環抱,形成一片幽靜雅緻的景觀。除了溫泉與吊橋等自然風景,更擁有張學良故居、三毛故居、清泉天主堂等歷史文化地標,是體驗臺灣山地風情與在地文化的絕佳選擇。以下將針對幾個重點景點進行介紹。
清泉溫泉是清泉風景特定區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歷史可追溯至日據時代,當時因隘勇線日警專用而得名「井上溫泉」,又因泉水清澈而有「清泉試浴」之稱。溫泉的平均溫度約為攝氏48度,屬於無色無臭的中性碳酸泉,PH值約在7.7左右,具有美容、美膚、瘦身等效果。溫泉湧泉口眾多,泉水流經上坪溪,形成自然的水景。在清泉溫泉,遊客可以選擇在溫泉池中浸泡,感受泉水的療癒效果,也可以到附近的泡腳亭免費泡腳,體驗山地特有的溫泉文化。此外,清泉溫泉也因周圍的自然景觀而吸引遊客,遠處青山聳立,溪水清澈,是泡湯兼覽景的絕佳去處。
清泉吊橋是清泉風景特定區的另一個亮點,這四座吊橋橫跨上坪溪,長度都超過100公尺,橋下溪水清澈,遠山青翠,形成一幅優美的畫面。其中「清泉一號吊橋」是這四座吊橋中最高的,橋的高度幾乎與遠方的清泉天主堂一樣,讓遊客在橋上可以遠眺山巒,感受自然的壯麗。吊橋的設計也十分特別,不像是傳統的吊橋會晃來晃去,而是結構穩健,讓遊客可以放心行走。在吊橋邊的廣場,有設置一些原住民風味餐的美食區,遊客可以在此享用山地特色料理。此外,吊橋起點處有個勇士拉著繩索的設計,增添趣味性,讓遊客在漫步吊橋時也能感受到山地文化的特色。
清泉天主堂是清泉風景特定區的重要文化地標,建於1976年,由丁松青神父建立,成為清泉地區的藝術、精神與文化中心。教堂內裝有丁神父親手設計的彩色鑲崁玻璃,還有牆壁上畫滿了以當地少數民族為主題的壁畫及木刻,展現出清泉地區的藝術風貌。天主堂的建築風格融合了西方與原住民的元素,是清泉地區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在天主堂內,遊客可以感受到宗教的莊嚴與美感,同時也能瞭解到清泉地區的歷史與文化。
張學良故居是清泉風景特定區的另一個重要歷史地標,這座故居位於上坪溪畔,是張學良在1949年遷居臺灣後所居住的地方。故居的建築風格採用傳統的臺灣式建築,屋頂為瓦片,牆面為紅磚,整體結構穩健。在故居內,可以看到張學良的個人物品與生活用品,瞭解他在此的居住情況。故居前有個牌子,介紹張學良的生平與歷史背景,讓遊客對這位歷史人物有更深入的瞭解。此外,故居旁有個「將軍湯」,是張學良在幽禁期間時常來泡腳的地方,溫泉的源頭平均溫度約為攝氏48度,PH值約在7.7左右,屬於無色無臭的中性碳酸泉,據傳有美容、美膚、瘦身等效果。
三毛故居是清泉風景特定區的另一個文化地標,這座故居位於上坪溪畔,是作家三毛在1960年代居住的地方。故居的建築風格採用傳統的臺灣式建築,屋頂為瓦片,牆面為紅磚,整體結構穩健。在故居內,可以看到三毛的個人物品與生活用品,瞭解她在此的居住情況。故居前有個牌子,介紹三毛的生平與歷史背景,讓遊客對這位作家有更深入的瞭解。此外,故居旁有個「三毛記念碑」,記載三毛的生平與成就,讓遊客對這位作家有更深刻的認識。
老王客棧是清泉風景特定區的另一個特色景點,這家餐廳位於上坪溪畔,提供山地風味料理與平地美食的融合。餐廳的環境十分舒適,座位安排合理,適合全家享用。在老王客棧,可以點到十人份的桌菜,例如溪蝦升級為燒酒蝦,這道菜的價格是3200元,比臺北同類料理便宜許多。餐廳的菜色豐富,包括泰式鳳凰菜、白斬土雞、軟嫩不爛的豬腳、切片的牛腱肉等,每一道菜都非常好喫。在老王客棧,遊客可以享受山地風味與平地美食的結合,體驗清泉地區的在地文化。
除了上述景點,清泉風景特定區還有許多其他景點值得遊客參觀,例如清泉步道、桃山步道、瀑布、山地文物等。這些景點分佈在上坪溪兩岸,讓遊客可以一邊享受自然景觀,一邊體驗山地文化。在清泉風景特定區,遊客可以感受到臺灣山地的獨特魅力,體驗自然與人文的融合。無論是想要泡湯、賞景,還是瞭解歷史與文化,清泉風景特定區都是一個值得前往的旅遊地點。